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评书大全

读《活出生命的意义》——哀大莫过于心死(活出生命的意义(新版))书评

评书大全 2019-12-17 02:35:01
相关推荐

读完了弗兰克尔的《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早就想读,只是图书馆也借不到,所以一直拖到现在。读的书虽然很杂,我还是准备逐步把“心灵”类的书籍读完。考完试还可能集中读心理学的书,比如手上有《对伪心理学说不》《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社会心理学》《心理学与生活》《津巴多普通心理学》。昨天写完《感官品牌》的读书笔记我觉得有补充的地方,奥格威时代的广告学讲究的是信息差,诺基亚时代的广告学讲究的是六感,而网络时代的广告学,更多的是顾问式销售。毕竟搜索引擎就是天生的顾问,大家身边又有着很多专业的发烧友。

《活出生命的意义》是犹太人形象大翻身系列媒介中的一部,奥斯维辛集中营中的苦难让一些幸存者们被神格化。就比如本书的作者,开发出意义心理疗法的弗兰克尔。就我之前读过的宗教书籍中说:宗教就是对我们这个宇宙以及我们自身存在的解释。那么意义这个词无疑契合宗教概念,可以算是终极真理的一部分。他在奥斯维辛的经历不逊于一场噩梦,但这段不堪回首的经历反而强化了弗兰克尔的核心理念:生命并非弗洛伊德所宣扬的那样,只是简单的寻求快乐;也并非阿德勒所教导的那样,只是为了争权夺利。人们活着是为了寻找生命的意义,也就是人们一生中被赋予的最艰巨的使命。弗兰克发现,可能找到生命意义的三个途径:工作——做有意义的事,爱——关爱他人,以及克服困难的勇气。

由于前几天才看完了《情绪急救》,其中提到日常生活中的七种情绪创伤:拒绝、孤独、丧失、内疚、反刍、失败、自卑。老实说,读《情绪急救》时,我是第一次把“丧失”当初一种心理创伤。《情绪急救》中举了一个这样的例子,一个乐观向上的人出车祸之后,被截肢并且被毁容。整个人从此一蹶不振。因为他赖以维持自己社会标签或者说意义的所有东西,都在车祸时毁于一旦。原来他的人生定位是体面职业、开朗的性格、出色的运动能力三者的集合体。而车祸后突然工作、社交、娱乐都被粉碎,整个前半生被否定。而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的犹太人要面临的同样是这个问题。其中有一幕是,某位中产上层的犹太绅士向纳粹军官出示自己的各种荣誉证书,包括大学毕业证、杰出市民推荐信等等。纳粹军官问道:这是你所有的东西吗?绅士点点头,纳粹军官立刻把这些东西揉成一团,扔进了废纸篓,告诉他:很好,现在你什么都没有了。于是绅士彻底崩溃了。正如《情绪急救》所说,在丧失原有的社会标识之后,人生需要重新定位。

本书200页,弗兰克尔用110页记录了自己在集中营中的经历。其中人生意义的丧失,从进入集中营的时刻就开始。在进入集中营之前,弗兰克尔是受人尊重的医生。甚至进入集中营时,还带着自己第一部医学著作的手稿,这是他仅存的人生定位标志。然而,就像上面举的那个例子一样,手稿如同草纸一样被对待。与此同时,人生突然变成了号码。来看看书中是怎么说的:“监狱当局关心的只是犯人的号码,这些号码通常会刺在囚徒的皮肤上,还有缝在裤子、夹克或者上衣的某个醒目位置。看守如果想要指控某人只需要轻瞟一眼,对方记住号码就可以了。可以想象我们是如此害怕这一瞟吧。他们从不会去问犯人姓谁名谁?”“如果哪个病号在车子出发之前死亡,也要一起拉走。名单上的号码一定要对得上!一个犯人的意义就在于他有号码,因此囚号才是最要紧的。犯人成了名副其实的号码,不管你死了还是活着,死活倒不重要。一个号码的死活无关紧要,号码代表的犯人的生命更无所谓。你的命运、经历、名字都失去了意义。”

那么,人生失去意义会怎样?弗拉克尔用集中营中的经验给了解答,失去意义的人会很快死去。他用了香烟的故事和圣诞节的故事说明了这一点:“香烟是稀有资源,一只香烟可以换一份汤,这些汤足以展示抵抗饥饿。事实上只有特权者才能吸烟,比如囚头和仓库管理员,他们有着定额奖券或者受贿香烟。而那些失去生活信心,打算享受最后几天的监狱生活的犯人,这是吸烟者中的特例,每当看到狱友吸烟时,我们就知道他已经失去了生活下去的勇气。勇气一旦失去几乎就不可能再挽回。”“通常圣诞节时的死亡率更高。因为他们觉得圣诞节就可以回去,所以希望破灭了。只要有可能,你就应该告诉病人为什么要活下去,一个目标是足以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内在力量。”

哀莫大过于心死。无论是享受香烟的人和圣诞节前的人,完全否认自己的人生的意义。按照作者的说法,勇气和意义对人的免疫能力至关重要。突然失去免疫力会导致人的死亡。他的朋友F就是这样。有一天F神秘兮兮的对弗拉克尔说自己做了一个梦,梦到几天后也就是3月30日大家将会被释放。结果3月29日那天,F得了风寒,没能挺过当晚。按照《情绪急救》的说法,幻想有放大的作用。无论是反刍中对于愤怒和悲哀的放大,还是看心里鸡汤类书籍中对于希望的放大。而心灵鸡汤甚至还有反作用,因为面对现实时你会变得愈加绝望。

至于弗兰克尔,我想他是保存了自己的意义。尽管人生只剩下了号码,然而弗兰克尔从来没有放弃医生这个身份,特别是神经官能症医生。在随处都可能死亡的地方,医生总是稀缺资源。如果没有因为行医而帮助一些集中营中有势力的囚头,可能弗兰克尔都活不过一个礼拜。尽管医生的特权在纳粹那里几乎不存在,但是其他犹太人还是需要治病。当然,他的经历仍然可以算是九死一生,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另外,在奥斯维辛中,弗兰克尔还通过三种手段维持自己的意义。1.在劳累时,不忘欣赏天上的风景。甚至从一个集中营到另一个集中营时,通过火车的缝也要多看看故乡。2.生活中来点幽默感,弗兰克尔与另一个囚徒决定每天给对方编一个笑话。3.时刻保持对妻子的爱。

最后,引用几段弗兰克尔在书中的话吧,看看弗兰克尔心中如何面对苦难的意义。

”我们在这些集中营生活过的人都记得那些走过的整个屋子安慰别人、把自己最后一块面包给了别人的人。这样的人在数量上可能不多,但足以说明一点:有一样东西你是不能从人的手中夺去的,那就是宝贵的自由,人们一直在拥有在任何环境中选择自己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自由。“

”实际上,人们也经常会遇到抉择的时刻。每天每时你都需要做决定,这样的决定将使你要么屈从于致命的暴力,要么保持自我内在的做自由,同时也将决定你是否成为环境的玩物,是否抛弃自由和尊严变成标准的囚徒。“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在生活态度上来个根本的转变。我们需要了解自身,而且需要说服那些绝望的人:我们期望生活给予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活对我们有什么期望。我们不该再问生活的意义是什么,而是应该向那些每时每刻都被生活质问的人那样去思考自身。我们回答不是说与想,而是采取正确的行动。生命最终意味着承担与接受所有的挑战,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这一责任。”

“如果你发现临受磨难是命中注定的,那你就应当把经受磨难作为自己独特的任务。你必须承认,即使在经受磨难时,你也是孤独的、独特的一个人。没有人能解除你的磨难、替代你的痛苦,你独特的机会就依存于自己承受重负的方式之中。”

总结起来,是两句话。首先如尼采所言“那些杀不死我的,会令我更强大。”正如伤疤对于军人是荣耀一样。苦难也是人生的勋章。另一句是“不要问生活给了你什么,而要问你给了生活什么?”正如朋霍费尔所言,“主啊,我属于你。”所有受难都是上帝赐予你的机会,让你如同上帝一般背上十字架。而你在受难面前唯一能做的,就是令上帝荣耀。

在从集中营中出来之后,弗兰克尔根据自己的经验,创建了神经官能症的“意义疗法”。表面上,这听起来有些鸡汤。但是调查表明,78%的学生回答其首要目标是找到生活的目的和意义。很多人都徘徊在无意义的生活中。无论是彷徨的青年人,还是麻木的中年人,还是煎熬的老年人。太多人对于生活的观念,沦为“存在之虚无”。用《幸福的方法》之中说的,是受困于过去,却忽视了现在和未来。这种存在之虚无,还戴着各种各样的面具和伪装出现。有时,遭遇存在挫折的人,对意义的追求会通过追求权力得到替代性补偿。还有一些时候,遭遇挫折的人,对意义的追求会被追求享乐所替代。这就是为什么存在之挫折常常会转向补偿的缘故。人们空虚、无意义,于是导致了抑郁、侵犯和成瘾依赖。比如《门徒》这部电影就说了空虚和吸毒之间的关系。

生命之意义是无条件的,因为它甚至包括了不可避免之痛苦的潜在意义。不少人排斥自己的生命,不仅仅把自己的生命看作赋予他们的任务,也是监工分派给他们的任务,走向了自我折磨之道。在这里,想到了一行禅师的话,叫做“拥抱自己内在的小孩”。这句话,我最近在也很多心理治疗方面的书中也看到。一般来讲,其他书籍通过挖掘自身潜意识的方法来试图疗愈自己。而弗兰克尔并不是用这种头痛医头的方法。他写道:“如果你想要某人笑,那你需要给他个笑的理由,比如讲个笑话。要是你催促他笑,或者让他推出自己笑,那他无论如何是不可能真正笑起来的。若是那样,无异于与大家在照相机前起身说茄子,只会在照片上显示出笑的模样,但那样的笑容是僵化而不自然的。” 等明白生活的意义时,便可以真正的笑出来。

书的最后,有学生问弗兰克尔的意义是什么?弗兰克尔反问学生,你觉得我的意义是什么?学生回答道:您生命的意义在于帮助他人找到他们生命的意义。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