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最好的三角关系是:家长支持老师 老师支持孩子!

好句子 2012-08-22 12:05:04
相关推荐

文/等风来

前不久去幼儿园接孩子放学,在家长休息区等待孩子时,看到一位老师带着一对双胞胎小女孩从教室出来,对小女孩的家长说:

“林林妈妈,开学已经有段时间,孩子还不太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我看孩子白天精神不太好,可能是晚上没休息好,晚上可以让孩子早点休息,早上稍微早点来园,提前跟老师和小朋友一起互动一下,缓解一下孩子不愿入园的情绪。

另外妈妈要注意一下哦,孩子说不愿意到幼儿园时妈妈还是要稍微坚持一下,尽量让孩子每天都来,这样慢慢的孩子就习惯幼儿园生活了。”

老师走了之后,林林妈妈转向旁边家长,开始抱怨:

“这个老师一点耐心都没有,孩子哪是不愿意上幼儿园,就是不喜欢这个老师,不想上她的课才找借口的!”

孩子听了妈妈这样说,开始咧着嘴要哭的样子,其中一个小女孩带着哭腔说:“老师不好玩。”

妈妈连忙安慰她说:“别哭,这个老师不好下次咱们换个班级,不让这个老师教了。”

旁边的几个妈妈听到林林妈妈这样埋怨,也随声附和道:“是啊,孩子嘛,才三岁哪能跟大人比呀。”

“是呀是呀,孩子不愿意来幼儿园,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看到这样场景似乎感觉很熟悉,身边像双胞胎妈妈这样的家长真的很多,孩子不想上学,自然而然地会联想到是不是老师的态度或者方法有问题,毕竟在家长眼里,孩子永远都是“还小”。

作为父母此刻似乎更应反思自己,尽量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缓解孩子的情绪,让孩子尽快适应上学的生活,而不是当着孩子的面给自己找各种借口并且说老师不好。

这无形之中给孩子一种心理暗示:自己不想学就是老师不好,不喜欢老师就是老师方法不对!

真正为了孩子好,就应该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作为父母需要知道,我们对待老师的态度,决定着孩子对待学习的态度。

1、家长积极配合老师,孩子更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闺蜜家孩子三岁,上幼儿园小班,之前幼儿园组织了一场21天童书阅读活动,要求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每天抽出二十分钟时间,陪孩子看书、给孩子讲故事,然后让家长在微信里晒出每天读书的过程照片。

幼儿园举办这个活动,旨在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让家长借机多陪陪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因为是全园活动,老师要求家长们全部都参与进来。

可是活动内容一出来,却遭到很多家长的抵制,有的家长觉得太流于形式,没有必要,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太小,看书根本看不明白,还有家长在抱怨说自己工作太忙没有时间。

但碍于班主任的要求,很多家长内心不愿意,却还是每天发个朋友圈应付了事。

闺蜜一开始也跟其他家长一样的想法,但在陪孩子读书的过程中,发现孩子慢慢喜欢上了读书,并且养成了晚上睡前读书的好习惯。

上了小学,孩子良好的看书习惯以及丰富的阅读量体现出了明显的效果。

有一次语文作业,老师让孩子们用“早上、快乐、美丽、红领巾、书包”这几个词语写几句话,有的孩子写不出来要家长帮忙,还有的孩子写得很平淡无味。

唯有闺蜜家女儿写了几句话,着实让人觉得惊艳:“一个美丽的早上,快乐的小鸟啄着红领巾轻轻放在书包,提醒我说:别忘了还要上学呢!”

正是长期看书累积了大量的知识和词汇,才能使得孩子有了如此丰富的想象力,写出让人惊艳的句子。

聪明的家长懂得配合老师的教育,并善于利于契机,从中找出适合孩子学习和成长的好方法,引导孩子往好的方向去发展。

其实,家长想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必须要跟学校建立统一的教育观念,家长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孩子自然会按照学校和家长所规划的来,如果家长无视学校和老师,那孩子更会视老师的教育为儿戏。

2、聪明的家长最懂得调合师生之间的关系

孩子的成长好比一个多棱镜,可以折射出家庭养育和学校教育方方面面的内容,只有当家长和老师达成共识,形成教育合力时,孩子才会展现出璀璨耀眼的光芒。

清华附小的校长窦桂梅女士曾在自己的博客上对家长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我特别希望我们的家长不是配合学校,而是我们共同来营造或者共同去达成一种成长的基本价值观。

第二,我特别地拜托我们的家长和学校不是甲乙方的关系,也不是敌我矛盾,我们的关系应该是去共同地完成一些任务。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特别恳请我的家长们,教育不是学校一方的事,我们应该共同有公益的情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影响孩子一生最深的人,家长毫无掩饰的言谈举止时时刻刻被孩子所模仿,这种模仿对孩子的品格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在漫长的时间里毫无感觉地完成的。

所以说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跟老师之间的矛盾,父母的态度对于孩子是否能主动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的一位朋友是一位舞蹈爱好者,自身也具备很好的舞者素质,她把女儿送去本地一家舞蹈学校学习。

但不知道为什么,女儿总是容易把舞蹈动作弄错,学得很不好,孩子自己也很沮丧。

朋友深信孩子身上一定有着自己的良好基因,但看到女儿笨拙的动作她也很困惑。

于是她给孩子的老师发了一个微信,想跟老师沟通看存在什么问题,自己需要怎么去配合老师帮助孩子进步。

很快老师回了微信,告诉孩子妈妈:“您家孩子做事很认真,我很喜欢她,您别着急,每个孩子的领悟期不一样,只要坚持,也许突然有一天孩子就能懂了。”

朋友兴奋地把老师的回复读给女儿听,不多久她就惊奇地发现,不论多难的动作,女儿很快就能掌握,而且做得很标准。

当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家长如果不能保持冷静和理智,在情绪上表达出对老师和学校的不满,甚至当孩子的面发一通牢骚,那对孩子的影响将是无法弥补的。

睿智的家长会像我的朋友那样,私下找老师沟通,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运用自己的智慧协调孩子和老师之间的关系,让孩子喜欢上老师继而喜欢上学习。

3、家长的态度直接影响孩子的喜好

如果一个孩子喜欢哪个老师,那他一定会在上该老师课程的时候集中所有注意力,该门课程也一定不会差到哪去,反之,如果孩子不喜欢哪个老师,那首先就会从心理上抵制该老师,继而不愿意接受该老师授予的一切知识。

孩子在学习上出了问题,家长不应该一味的埋怨老师,更不应该怂恿孩子抵制老师,越是这样,孩子越不愿意去适应。

试想一下,孩子一生有多少年是在学校度过的,一生要遇到多少位老师,如果遇到一个不喜欢的老师,跟自己或者孩子之间存在这样那样的矛盾,家长就要换老师的话,那可能孩子的学习过程会在不停地换老师中度过,哪还有心思去学习呢?

当家长说老师坏话的时候,孩子往往就会对这个老师产生不满和轻视。

而孩子对老师不满,只有一个发泄口,那就是上课不再认真听讲,课后也不愿认真完成作业。

明智的家长会在发现问题之后及时地找老师沟通,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法,因为他们知道,只有老师、家长、孩子形成等边三角形,关系才够坚固。

如果孩子对家长表示不喜欢某位老师,作为家长,最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感同深受地附和,也不是义正言辞地责备,而是鼓励孩子去表达,说出自己的感受,在重视孩子感受的同时,慢慢地淡化事件本身。

家长和老师对于孩子其实都有着共同的教育目标,那就是希望孩子健康成长、将来能够出类拔萃。

只有家长配合老师,老师支持孩子,彼此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沟通方式,达成一致的教育观念,才能形成一个稳固的三角关系,支撑着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来越好!

亲宝宝APP:一家人的亲子空间,千万家庭的选择。怀孕、育儿必备,轻松记录宝宝成长!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