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对话李燕:“弘扬企业家精神聚力高质量发展”主流媒体采访团走进齐鲁制药

句子大全 2018-08-13 06:31:15
相关推荐

对话李燕:“弘扬企业家精神聚力高质量发展”主流媒体采访团走进齐鲁制药 2018-05-21 21:28 来源:齐鲁网

弘扬企业家精神聚力高质量发展 主流媒体采访团5月18日走进齐鲁制药,总裁李燕与3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畅谈理想与情怀,奋斗与梦想,诗和远方

齐鲁制药是乘着改革开放东风,伴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发展壮大起来的,年轻一代齐鲁人要在前辈打下的基础上把企业发展得更好。

齐鲁制药1958年建厂,1981年之后才真正有了大的发展,我们是伴随改革开放之后,一系列的国家的发展齐鲁制药真正的成长起来的。

我的今天实际上也是齐鲁制药年轻一代人的缩影,怎么样在几代齐鲁人打下的江山、或者奠定的基础上有一个更好的发展,这是我们这一代齐鲁人当前要做的事情。

企业要有开放的心态,在与社会各界的良好互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增强自信,坚定方向和目标。

前面的很长时间的发展历程当中,大家经常说齐鲁是一个低调的企业,我们很传统,原来王主任(济南日报报业集团首席记者王颖军)讲过一句,叫 齐鲁制药很齐鲁 ,我们山东人的作风喜欢把事情先做了,多做少说。但我们现在也体会到,需要让更多的人去了解企业,认知企业,包括企业的品牌、企业的理念、企业的文化。

企业是什么?企业是由人来组织的。人是什么?人就是这其中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奋斗,有自己的成功与失败,所以我们也需要在更多的开放中跟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媒体形成一种更好的良性的互动。在互动沟通中,更好地完善自我,有些时候也可以强化我们自己的自信,坚定我们的信心,坚定我们发展的步伐。这也是我们在重新形成我们的思想和理念的过程。

访谈录:

人生经历 价值观

我进入齐鲁制药是从一线做起的,从生产到管理,从基层到中层,其间经历了多个不同层级的不同岗位,直至2009年出任集团总裁,丰富的基层工作经历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对企业有着更加全面、深入、系统的认识。

问:请您谈谈您在齐鲁制药的成长经历?

答:我是大学毕业进入齐鲁制药,先从基层车间锻炼 这也是我们的惯例:新进入公司的员工都要从基层做起,所有的管理干部、技术干部,都是从车间工人一步步走上来的 我是从粉针分装车间,像洗胶塞、洗瓶、分装、压盖、包装一条线走下来,这些是跟生产车间工艺有关的;同时,生产外围的水系统、空调系统,等等这些岗位也都走过的。我是学化学的,后来我也在化学合成车间做过一段时间,然后再转入到国际贸易处,做一些进口的业务,再后来又加入公司与意大利的合资项目筹建,全程参与,学到了很多。合资公司成立、项目建成之后,我又做了信息技术部经理 我们是中国最早实施SAP的企业之一 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过程,对企业的制度建设、流程建设以及方方面面的管理,有了更好更深入地学习。在那之后就担任合资公司的中方总经理,带领一群年轻的中方团队 我当时的年龄还低于我们中方团队的平均年龄 大家当时还是做了一些事情的。到2009年,我出任齐鲁制药集团的总经理。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有得必有失,每个人应当更多地考虑你得到了什么,而不应考虑失去了什么。

问:您大学毕业进入企来时还是比较年轻的,还是一个小女生。为什么当时不想着去打扮打扮呀,去过一些更轻松的生活,很早地承担起经营一家企业的这样一份责任?

答:你说小女生是不是去打扮打扮,我觉得我是稍微耽误了点,我确实没把百分之百、百分之八十的精力放在那些事情上,但我同时又比那些把百分之八十的精力放在打扮上的小女生得到了更多东西。因为我所处的位置、从事的工作使我更多地去接触世界,我的世界更宽广,我知道地球有多大,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有趣的事情,有很多特别艰难的事情。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人生体验。我一定是失去了一些东西,但我一定也得到了更多的东西。每一个人在这个世上的时间很短,他一定是得到一些东西,又失去一些东西,所以一定不要觉得特别遗憾 我丢了什么 ,而应该更多的看到 我得到了什么 。

问:您认为创业难还是守业难?

答:我不认为哪个企业是可以守得住的。只有在不断开拓当中,你既有的才能保留下来。

如果一个人非常聪明,但是他只使出浑身力气的60%,我觉得这是一种遗憾,此生之遗憾。

问:您认为成功的企业家身上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答:其实我觉得每个企业家会不同,现在大家称我们企业家,其实几年前在 影响济南年度经济人物 颁奖仪式上我代表大家发言的时候,我讲的是我自认为是企业人,因为我们就是做企业的人,就像我们中国人喜欢把Chemist翻译成化学家,Musician是音乐家,其实他就是音乐人,我觉得就是做企业的人,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公众和媒体给了我们很多的荣誉、认可和很多尊重,这是我们生在这个时代的幸运。

每个企业的领头人都是不一样的,都有不同的特质,就像乔布斯是技术见长,他有他的近乎偏执的追求,马斯克带着特斯拉往前走,他有他的特点,张瑞敏有张瑞敏的睿智,所以每个人会不同,但是最核心的一点就是所有这些人都是极其执着的人,信念极其坚定的人,而且是在遇到困难愈挫愈勇的人,不服输的人,也是永不满足、永不止步的人,我想这应该就是所有企业家的一个共同点吧。

问:您身边的人对您怎么评价?

答:评价的话,诸如什么拼命三郎,再就是可能比较突出一点就是我的要求比较高,对所有的事情我希望大家把它做到极致,如果没有用尽全力的话,我就认为是一种遗憾,有句话叫做 不要浪费天分 ,如果这个人天生就不是聪明人,但是他尽了全力,那也ok,如果这个人非常聪明,但是他只使出浑身力气的60%,我觉得这是一种遗憾,此生之遗憾。

问:在您的日常工作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如何解决?

答:这个其实我觉得每个企业会遇到不同的情况,这种问题困难呢说实在可能天天都有,这个时候最重要的还是要沉得住气,要能够跟团队、大家齐心协力往前走,当然很多东西是你先坚定信心,然后跟团队一起去想办法。所以如果说企业家还有一个特质的话,就是你一定能够吸引凝聚那些对你事业有贡献的人,就有人愿意与你同舟共济,有人愿意跟你去为了共同的事业去奋斗,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你自己信心坚定,和对的人在一起,坚定不移,你就能往前走。

问:您平时有什么兴趣爱好吗?解压的方式呢?

答:随时随刻可以解压。比如说你们都走了,我在院子里站五分钟也是解压,要忙里偷闲。

威信首先是 信 不是 威 ,要首先建立起大家对你的信任,让大家觉得你能够带领他们干成事, 威 也就自然建立起来了。

问:看您性格比较柔和,你开始走上管理岗位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答:你没看见我拍桌子的时候。(大家笑)

问:怎样在企业中建立起威信来?

答:我觉得你不要时时刻刻想着我是谁,我一定要有什么威信。我是从基层做起来的,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让大家更多的了解你、认识你,他们有他的印象和解读。我倒是没有刻意的去想过去怎么树立自己的威信,但我觉得你要自己干。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是不是一心为公的,你是不是想着企业的长远?你心里有没有员工?你说的跟做的是不是一样?你够不够坚定,遇到事情的时候你有没有更好的思路想法?因为我不是空降兵,当然空降兵是靠阅历去说服大家,他需要进入你的团队,当然进入到你团队过程当中你也要重新去塑造你的影响力或者威信。所以它也是一个建立信任的过程。其实所谓 威信 ,不是 威 ,而是 信 ,大家信不信你,信不信你会不会有能力带着大家走正确的路,把事情做正确。

问:举个小例子,如何建立这种信任的?拍桌子的时候也行。

答:拍桌子肯定不是树立威信的时候,肯定是破坏威信的时候。都是人嘛,说急了那是没办法了。

问:也有,肯定也有吧?

答:会有的,会有的。碰到事情大家观点不一致,那你怎么去说服大家。然后大家觉着这条路走不通,你坚定不移往前走,最后走通了,走成了,这样的事情。我觉得信任非常重要,包括齐鲁我们讲是 家文化 , 家文化 就是,大家都是兄弟姐妹,兄弟姐妹就可以彼此信任。我们不会互相伤害,我们都是为了共同的目标往前走。有了信任,很多事情就更容易有默契,更容易达成一致。

问:家文化就是咱们管理层中有亲属关系的?

答:我说的家文化不是说指的亲属关系,当然我们企业双职工,三职工也有不少。但我不是特指这个。在工作大家首先是同事关系。我们讲 家文化 ,我们企业还是比较强调企业对于员工的责任。你们在展厅也看到了,我们到现在还保留了幼儿园、小学、职工医院,而且我们食堂很好。有机会你们去我们的大食堂吃个早午晚餐都可以。早餐有新鲜的花生油做的油条,免费的豆浆和稀饭。一顿早餐可能一两块钱,两三块钱。

哪一天都战战兢兢,哪一天都身心疲惫 这是企业人的同感。所以,做企业,需要一种善良加乐观主义精神。

问:我有一个私人的小问题,就是您保养的这么好,显得这么年轻,这跟您的生活习惯有关系吗?

答:你有没有听说过一句话说,四十岁之后人显得年轻是因为他善良,我很喜欢这句话(全场笑)。另外再加一条,最近也是在不断的学习当中,就是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我看了你们采访了张瑞敏,说 想知道您什么时期是最身心疲惫的 。张首席笑答说 纠正一个问题,你应该问我哪一天不身心疲惫 。之前他说做企业就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现在说是哪一天不战战兢兢,哪一天不身心疲惫?我觉得这应该是做企业人的同感,而且不是说一把手一个人的同感,在企业里就是天天在打仗。所以可能就是善良加上乐观主义精神。

商场如战场,上了战场以后是不管你是男的女的,枪打过来照样,不分性别。企业家作为一个岗位的话,没有必要给自己贴一个标签 我是女的 ,也没人理会它。

问:您个人有没有特别崇拜的企业家,有没有今后人生规划,前段时间李嘉诚退休后要去周游世界,当然您现在比较年轻。您刚才也提到人生要有价值,您的人生规划是什么样子的?

答:我觉得让我尊重的企业家有很多,我最近在看的就是刚才提到的马斯克,我觉得很有意思,他小时候在南非长大,后来去了美国读书,他已经成了亿万富翁,但是他倾其所有去做他想做的事情,他认为他在做拯救地球的事情。故事里面有个小细节,他们跑到一个国家想去跟他们买火箭。谈了好多天,喝了好几顿的大酒,最后人家给他们提出了一个特别不能接受的价格。几个人败兴而归,在飞机上他的同伴说这件事情办不成了,画上句号了。然后马斯克突然回头给他们几个讲说,我们可以自己造一个火箭。所有人当时都觉得他可能是疯了,但我从这本书里读到的这个小故事,特别让我有莞尔一笑的感觉。就是所有人都觉得这事已经over了,不要再想了,没了,但他还在想我还有办法吗?就像我们企业经常说还有办法吗一样,这件事情做不成,还有办法吗?有这个办法,还有更好的办法吗?所以我觉得这是我提到这一位。令人尊重的企业家还有很多。当然还有华为的任正非,也是非常让人尊重的企业家。如果说人生规划的话,我想环游世界是所有人的想法。我现在还年轻,所以可以忙里偷闲的时候先去几个点看看,不一定可以常年的百分之百的去周游世界。退休想的是远了点,但是我之前是想过的,那个时候是想说可以全身心的去到一个偏远山区的小学里去,不过现在看来这个梦想是实现不了了,因为我们很快就全面脱贫了,不需要我去做乡村教师了。但我想我还是会去做一些这方面的事情。不一定说是慈善,但是会去一些诸如敬老院、孩子的教育等方面做点事情。除了大家想的慈善可能是一些资金上的支持外,同时,思想层面上有些东西也是需要做的。

问:您刚说了几个让您尊重的企业家都是男性,做企业好像成功的女企业家不多,现在国内的有董明珠,国外的有凯瑟琳,这些都是比较厉害的。但总体来说,企业界成功的女企业家不是太多。您觉得您作为一个女企业家,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作为女性来讲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答:你说女企业家少,女性在所有的成功人士当中比例本身就小,所以这属于一个规律吧。我觉得跟女性的理念有关。跟自己对自己的定位、以及社会对她的定位有关。另外女性要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所以在精力上也不允许她全身心的投入到事业当中去,这都是一些客观因素。我没有提到女企业家不是说不关注或者不尊重她们,但是我觉得企业家算是一个岗位的话,如果时时刻刻给自己贴一个标签 我是女的 ,好像没有这个精力,也没人理会你这个事。我想说上了战场以后管你男的女的,枪打过来照样,不分性别。但是我觉得女性不管是企业家这个岗位还是在其他岗位上,有她天生的细腻,细致,她的忠诚与责任感通常会更强烈一点,这是女性特质。但是可能因为这个因素,她获得了成功,但也可能恰恰因为这个因素她就失败了,双刃剑,所有女人都是一样的。说这些东西呢我觉得是辩证的东西,不能看得它那么绝对。但有些事情你选了这条路就得坚定的按这条路走下去。

问:请您谈一谈参与公司跟意大利的合资项目对您的影响?

答:那个项目比较早了,我有幸全程参与当中,当时我还兼任了项目组翻译,我学到了很多技术层面的意思,我是近水楼台,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学习经历。非常重要的收获是双方理念文化的不同,带给我锻炼和学习。知道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什么,看到一个现象、碰到一个问题他们会怎么样思考,按照他们的逻辑判断,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按照我们的逻辑是个什么样的问题,我们会怎么做,他们会怎么想。这个应该是直到今天我们对外交往的时候仍然有益的东西。

关于企业与社会

一个企业是要有信仰的,只有有信仰才能够可持续发展。齐鲁制药的信仰就是做更多的好药奉献给民众,让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优质好药。

问:齐鲁制药的信仰是什么?您怎样理解理想信仰?

答:我非常感激,我们几代齐鲁人给我们奠定的这样一个非常好的基础。这个基础,既有非常重要的物质基础,又有品牌的基础,还有文化基础。我始终认为齐鲁制药是有根的,有灵魂的企业。我们真正起步发展,跟我们董事长个人有非常大的关系。在80年代,这个企业还是很小很落后,在(他带领大家)艰苦奋斗的过程中,形成的理念和思想精髓,在今天仍然熠熠生辉。一直到今天还对我们有很强的凝聚作用 国家要有信仰、人民要有信仰,我觉得一个企业也是要有信仰的。只有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它是可以长久地发展的,它不是阶段性的,单纯说我今年挣了多少钱,我明年再挣多少钱,它是有一个更宏大的理想追求的。

齐鲁制药的信仰就是研发更多的好药奉献给民众,让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高质量好药。当然,作为企业来讲必须要有利润,如果没有利润说明企业没有竞争力,没有经济价值。你不能成为社会的负担,所以你要有利润。但是利润一定不是企业唯一的追求目标,也不是最主要的追求目标。企业一定是要思考一种可持续性,如果你追求短期利益,这个企业一定是不可持续的。好的企业一定是有社会责任的。这包括对社会的贡献,对员工的责任感。

问:您谈到要从老一辈那里传承和发扬企业精神,具体讲哪些需要继续传承,哪些需要有所突破?

答:传承下来的就是艰苦奋斗和乐观主义精神,永不满足,永不止步。包括我们齐鲁文化的理念和核心价值观 大医精诚,家国天下 有国有厂才有我们幸福的家 ,心中要装着国家,装着社会,不能只想着自己,人不能太自私 这就是正在传承和即将继续传承的。需要突破的东西应该是国际化方面。齐鲁制药到今天,不仅仅是济南的企业,也是山东的企业,更是中国的企业。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的走向全球,当然这个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发挥我们已有文化的包容性,不断融合新的思想,让大家更好的认识和接受并认同齐鲁的文化和理念。

好的企业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企业要弘扬正能量;好的城市环境对吸引人才十分关键,对推动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问:王忠林书记上任后强调企业发展的提升,他认为企业的提升是城市发展提升的一个重要部分,对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答:好的企业也是城市的名片。比如说我们提到青岛的时候我们一定会提到海尔、青岛啤酒、海信这些企业。我印象比较深,有一年去亚特兰大的时候,这座城市里,一个副市长做城市介绍,特别说在我们这个城市都有哪些大企业,在我们这里发展非常好,他没有过多介绍其他的东西。所以,好的企业是可以帮助城市争光的,作为城市名片之一。好的企业应该是正能量的,它拥有很多员工,这些员工也是市民。企业是正能量的,这些员工也是正能量的,会带给城市很多的光彩。比如说我们今年在举办 齐鲁善行团做100件好事活动 ,号召每一名员工,无论事情大小,都要做100件好事、善事,那么我们在全国有一万几千名员工,一人做一件,积累下来就是一百多万件,这里面有帮着老人过马路的,有扶一个摩拜单车的等等,我觉得这都是正能量的东西。所以,企业的良性发展与城市形象的提升是一种相互促进。当然城市发展好了,对于企业来讲,吸引人才是极大的助力。经常说山东人好,所以山东的企业沾了很多山东的光。济南这些年的城市变化还是很大的,前两天我们美国西雅图创新中心的科研团队回来了,几个外籍员工说去年来的时候大门外还没有高架桥,今年已经建成了。现在政府要携河发展,外国人听了也很振奋。所以好的城市对于企业吸引高端人才,中端人才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问:前段时间看新闻报道说你们研发上市的国产吉非替尼,打破国外企业垄断,使得价格降到2000元以下,央视《焦点访谈》前不久也对这个药做了专门报道。它的国产化让更多患者可以用得起,是与咱们企业的大爱精神和理念有关,哪一种精神促使咱们去做这个事情?

答:我们有两句话,一句是 造最好的药表达我们的爱 ,另一句是 用科技表达我们的爱 。确实是在这样一种大爱的背景下,我们一定是要去做患者最需要的药品,为了让更多的患者用得上这种药,而且既然是取代进口药,那我们就不能像进口药价格那么高,否则的话意义就不大了。质量和疗效是一致的,价格也是一致的,那对患者有什么帮助呢?所以我们定价的时候确实是考虑了怎么样让老百姓负担的起。而且吉非替尼这个药用药8个月之后,我们是终生赠药的。

问:赠药是什么意思呢?

答:只要病人用这个药有效,8个月之后的所有的药品,我们一直会免费赠送。

问:你们这个理念是非常值得敬佩的。其他抗癌药有这种政策吗?

答:有一些企业,有一些药品会这么做,但不是所有的,我们不是唯一的。

关于人才

企业发展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做人才工作需要有系统思维和宏观视野,要通过有包容度的企业文化把各类人才凝聚起来,发挥各自的作用,完成同一个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是人才。要重视方方面面的人才。

问:我看到咱们齐鲁有一个用人理念,就是十八也用,八十也用,任人唯贤。现在都提倡干部年轻化,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答:我先要介绍一下这句话的背景。您在展厅看到的 十八也用,八十也用 ,不是今天提出来的,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的董事长、当时是厂长兼党委书记,刚刚上任的时候提出来的。当时的齐鲁制药是仅做兽用疫苗的小厂,所有员工加起来不到200人,董事长是当时全厂唯一一名大学本科毕业生,人才十分匮乏。因此他提出来 八十的也用,十八的也用 ,不唯年龄论;有学历的也用,没有学历的也用,不唯学历论;干部也用,工人也用,不唯身份论;男的也用,女的也用,不唯性别论。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是要通过这种方式,把员工的能力和潜力全部挖崛出来、发挥出来。

您刚才提到的干部年轻化,我觉得任何事情不能一概而论,一刀切:是不是年轻的用了,老的就不用了;在引进人才后,外部的用了,内部的就不用了?

我们始终坚持的观点是一定要 1+1 2 ,(各种人才)有一个更好的融合。怎么样做到融合,就需要企业文化的包容度,以及用企业的目标引导大家把注意力放在同一个方向上,共同为着相同的目标努力。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和缺点,现在这个时代干事创业要靠团队的作用。同时,对于人才我也有一个观点,就好比海参有营养,但吃饭的时候你能只吃海参吗?你要吃海参,你还要吃五谷杂粮。我们生产药品,比如说做片剂的时候,里面有主药成分,还要有辅料,还要有粘合剂,所以企业里要有各种不同形式的人,如果只有主药,一个毫克,你怎么吃呢?而且这一个毫克的药吃进去也无法吸收,所以只有通过最佳的处方,最好的办法做成药片吃下去以后才能够真正达到最好的效果。在企业里,如果你有办法用企业文化把所有的人凝聚起来,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人才。即便是打扫卫生的人,只要他能够把房间打扫地一尘不染,那他也是人才。人才能力有高低,但在人格上都是一样没有差别的,都是值得尊重的。这是我的人才观,人才理论。

当然,对高端人才、领军人才,需要有更好的、更加细致的呵护,让他能够有更宽松的环境,他愿意加入你,跟你去共同奋斗。因此,对不同的人才要求也是不一样,但总之是要重视方方面面的人才。

关于行业竞争

不要老想着国外创新药大量进入国内以后对我们的冲击,要想着你怎么样比他更好,其他的企业也是一样,光靠保护是长不大的。在呵护中是不可能有竞争力的。

问:5月1号开始国家正式取消进口抗癌药关税,对我们企业生产的进口替代的药品有没有影响?

答:会有一点影响,等于他的价格相对就低了一些,我觉得这个事情是应该从整体上来看,他可以降低老百姓的负担,降低我们医保的负担,这件事情是件大好事。这个事情不能是从企业角度,一己之利去说对我有什么影响。这是件大好事,应该做的。同时也降低了抗肿瘤药的增值税,这也是价格的降低。所以我觉得国家总体的思路就是要降低肿瘤患者和他们家庭的负担。

问:如何评价齐鲁制药的研发能力,专利药,自主创新药的能力?今后有什么大的举措来提高和改进?

答:从国家大的药政趋势来看,接下来大量创新药进入国内市场的过程会加速,如果国产药治疗的效果或者质量比不过进口药,那样冲击力会更大。这个过程当中,需要提振民众对我们中国自己药企的信心和信任感,只有老百姓信任我们自己的民族药,至少在同等条件下,他们会选择我们自己药品。

就创新药来讲,刚才李处长也提到了,因为我们的审评速度加快了,进入的门槛降低了,那么他们可以非常容易的进入我们中国的广大市场中来,这就要求我们自己的药企不能单单是以本土企业自居,一定是在创新药的研发,研究水平超过他们,就像不管是进口药还是国产药,都是以患者为中心,怎样让老百姓用得到最好的药,这是体现我们党和政府人民群众的情感。在这种情况下认清形式后,不要自己降低标准,你就照着全球的标准去做,可能在一定时期内对我们来讲是压力,但是我觉得的这样能促进我们的药企按照国际的水平和标准去研制新药。所以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做出来的新药就不仅仅是中国的新药,你还有更广阔的天地,你可以在美国,在全球的市场上实现你的价值。所以有这一种倒逼的意思,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那么对于我们齐鲁包括我们的新药为什么要到西雅图,旧金山,波士顿去建研发中心,其实在那里找到的人才,在选题立项的出发点上就是全球去选择最好的标准。所以标准高一点,可能压力大,但是潜力可能迸发的大一些。

问:让民众用上既高效又便宜的药?

答:对。我们药企是围绕着患者的需求是第一位的,不要天天在喊, 老外的药进来以后对我们是冲击了 ,你就想着你怎么样比他更好,其他的企业也是一样,光靠保护是长不大的。在呵护中发展是不可能有竞争力的。

作者:

分享到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