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为什么《红楼梦》前八十回 薛宝钗和王熙凤从不说话?

句子大全 2018-03-20 16:38:58
相关推荐

这个题目,其实不准确。准确地说,应该是“为什么八十回中,从来没有描写薛宝钗和王熙凤的对话?”

八十回写了不到十年的故事。王熙凤和薛宝钗,作为血缘上的姑舅表姐妹,作为荣国府的实际管家人和长住客人,作为经常参加共同活动的小姐妹,她们不可能没有交谈过。

不相信?举一个例子。在第四十回,贾母带刘姥姥逛大观园,来到蘅芜苑,见宝钗屋子“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就责备王熙凤:“不送些玩器来与你妹妹,这样小气。”

接下来一句是“王夫人凤姐儿等都笑回说: 他自己不要的。我们原送了来,他都退回去了 。”

好,“王夫人凤姐儿等”,看起来是一个群体。但是我们分析一下,其中真正起作用、也就是真的“送了来”的是谁?

首当其冲就应该是王熙凤。因为她是实际管家人。黛玉初来,不也是她“命人送了一顶藕合色花账,并几件锦被缎褥之类”的吗?这不是刻意讨好,而是主人应有的待客之道。那么薛家初来,当然也应该是她负责接待。

有人会纠结于“命人”二字,似乎凤姐“命人”送东西,自己不必出面。但这是误解。送东西的时候,凤姐当然不会亲自来,但是事先事后,怎么可能不提一句、不问一声:“前儿我打发人送了点东西去,你用着可还好不好?”

这句话是不是很眼熟?没错,王熙凤给众人分送暹罗国进贡的茶叶,就是这样问黛玉的。这不全是凤姐邀功卖好,事实上如果只派人送东西,而主人一句不提,就有闹意见的嫌疑了。

所以,给宝钗送“玩器”而被拒的,不管有没有王夫人,都一定有王熙凤,并且可能送了不止一次,却每每被拒。而被拒之后,凤姐也不可能不向宝钗追问原因,万一是丫鬟婆子说错了话、惹恼了宝钗,才拒不接受的呢?如果凤姐不亲口听说,岂不是凭空结怨吗?所以当贾母问及时,凤姐才可以理直气壮地回答:“他自己不要的。我们原送了来,他都退回去了。”

凤姐与宝钗,在生活中一定有过对话,而且绝不会比别人少。只是作品中没有写到。那么下一个问题又来了,为什么作品中不写?

《红楼梦》无一字无来历,每一个词语、每一处情节,都是隽永蕴藉、令人回味的。对话更是如此。可以说,每一句对话,都能反映人物的性格,都精彩有戏。

而宝钗与凤姐,是两个精明周到的人。王熙凤评价宝钗是“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就可以看出宝钗防备之严、不肯轻露心声。除非没有利益冲突、立场对立,否则她们的对话就会流于客气、浮于表面,缺乏内在张力。用现代的语言来说,就是“没有戏”。

正如王夫人与李纨从来没有对过话,虽然婆媳之间,绝不可能互不理睬。又如迎春和王熙凤,是荣国府唯一一对亲姑嫂(现存的),再性格不投,也不会一言不交,但是从来没有写过。

没有戏的情节,就不会出现在《红楼梦》这样精彩的作品之中。有闻必录,那是流水账,不是文学作品,更不是《红楼梦》这样的旷世巨著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