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嘉峪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纪实:文明“涵养”幸福雄关

句子大全 2018-02-20 00:12:16
相关推荐

雄关大地,巍巍千载;古城雄风,大气豪迈;丝路如练,日新月异。

这里有两千多年前开辟的中国与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丝绸古道”;这里是丝路文化和长城文化的唯一交汇点;这里是西部戈壁崛起的一座现代化工业旅游名城;这里就是被誉为“湖光山色、戈壁明珠”的嘉峪关。

城市的航标,指向文明的彼岸。20多年来,嘉峪关人矢志不渝、永不停歇地走在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路上,30万雄关儿女同心协力,争朝夺夕,共建共享,文明之风吹拂着雄关的每个角落。

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社会管理创新典型培育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一次次进发,一年年坚守,一路艰辛,一路汗水。不畏艰辛的雄关,再次响起“文明创建”夺牌的战鼓,挺进前行的脚步。

树发展之旌旗 抓创建之主线

(图为嘉峪关市城区建设 来源:嘉峪关日报)

创建,一个来自人们内心朴素的愿望;

创建,一个描绘城市美好面貌的战略;

创建,一个抢抓“一带一路”新机遇、打造向西开放新高地的信念。

众所周知,嘉峪关市地处西北,自然环境严酷,为了鼓励和增强市民艰苦奋斗建设家园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也为了改善城市发展的软硬件环境,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嘉峪关市迈出了文明城市创建的步伐,于1995年提出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奋斗目标。长期以来,嘉峪关市历届领导班子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始终坚持“创建利民,创建惠民,创建成果全面共享”的理念,一任接着一任干,并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龙头工程,作为促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作为党和政府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民心工程,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全局,坚定了跻身全国文明城市行列的奋斗目标。

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抢抓跨越发展机遇,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打造向西开放新高地,嘉峪关市首先把战略眼光瞄准在建设富裕秀美宜居和谐的嘉峪关上。

建设“ 幸福美好嘉峪关”,首要在发展,根本靠发展。要在经济、政治、文明和社会建造都有新寻求、新境地、新效果。要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实施,一点一滴抓出成果,让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嘉峪关市委市政府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积极抓小康建设这个核心。把实现2018年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最主要、最重大、最关键的任务牵引,紧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42项指标,实施好“六大一新”项目工程, 紧扣“十三五”第一批74项总投资1081亿元, 积极推进“产城一体化、景城一体化、城乡一体化 ”。同时嘉峪关市先后出台人才“60条”、科技创新“35条”、科技奖励“22条”、双创“45条”、非公经济“25条”等支持和优惠政策,为发展助力、为转型护航,也为建设更高层次、更为充实、更加富足的文明社会奠定坚实基础。2016年,完成生产总值153.4亿元,增长7.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3480元、16680元,增长9%和8.5%,经济社会保持了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嘉峪关市始终坚持树发展之旌旗、抓创建之主线,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灵魂主线。重点实施了“4567”工程:即拓展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创建文明城市、文明雄关“四项宣传”,落实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宣传、礼仪知识普及、市民素质提升“五项行动”,开展人信人守、我们的节日、志愿服务、德润雄关、移风易俗、诚信建设“六项活动”,深化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文明网站“七大创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入行。

闻人心之祥和 增民生之福祉

(图为嘉峪关市召开创城动员大会 来源:嘉峪关文明网)

嘉峪关市级会议中心,百日攻坚战会议上,上千人汇聚在这里,斗志昂扬,矢志不渝,要打一场创建攻坚战;

雄关广场,群众自发的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万人签名活动正在进行,万人空巷,数万市民从四面八方赶来,领导、干部、工人、农民、军人、学生、老板、外籍友人……满怀豪情的人们庄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创建文明城市,把政府和百姓连在了一起。

正如市委书记王砚所说,创建工作不仅仅是为拿一块牌子、得一项荣誉,更重要的是要把文明创建作为惠民之计、利民之策、亲民之政,以民之所望为创建所向,最大限度、最广范围、最为公平、最可持续地惠及全市群众。

执政为民,创建为民。担负30万雄关儿女的热切期望,嘉峪关市委、市政府坚持不懈地把文明城市创建融入以人为本,完善城市功能,着力改进民生、构建调和社会的作业全局。

文明城市创建,主体在民,根基在民,血脉在民。嘉峪关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民生优先,每年将财政支出的70%以上用于民生领域,实施了十二项民生工程。实施经济振兴计划,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5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回复性增长到17.1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480元、16680元,分别增长9%。实施科技振兴计划,全年投入科技经费14.21亿元,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284项。落实到位职工分流安置奖补资金2.26亿元,落实稳岗补贴2500余万元;为困难企业减免土地和房产税1500余万元。全年减轻纳税人税赋3973万元,减税面达到98%;落实风险补偿金2000万元。 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南市区道路、胜利路提升改造、双拥路口公铁立交、汽车南站、综合客运枢纽等重点交通项目进展顺利。大力开展就业工程,全年新增城镇就业8025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8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75%。 整合城乡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重特大医疗救助病种从26种扩大到50种。完成教育基本建设投资8060万元,启动和续建校舍建筑面积9.8万平方米。配套建设中小学、幼儿园,以及养老、医疗、文化等基础设施,着力补齐医疗卫生短板,累计投入1.75亿元,实施市第一人民医院迁建、中医院综合楼建设、酒钢医院危旧病房改造等项目。加快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力度, 实施棚户区改造4394套、新增保障家庭住房438户。完成了民政“三院”联建工程,实施了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在甘肃省率先实现了75岁以上老人享受高龄补贴,居家养老走在了全国前列。全面改革公交体制,实现了公交公营,60岁以上老人和残疾人免费乘坐公交车。 新建了39个标准化社区服务中心;大力推进“公厕革命”,新建一批标准化城市公厕,进一步加大农村改厕工作力度,让城乡环境更整洁、更宜居、更美好。建成了市图书馆、24小时自助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形成了雄关大舞台、“十美雄关”等文化大院。统筹推进“景城一体化”,打造文化产业园,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推进嘉峪关文旅商体融合发展,举办文体节会活动,使得文化阳光耀雄关,不断提升嘉峪关市城乡公共文化服务。

从促进就业到社会保障,从保障安居到幸福养老,从医疗教育到公共文化服务,一件件好事实事,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

同时,嘉峪关市始终坚持生态立市战略不动摇,把良好生态作为最大的民生福利,推进“天蓝、地绿、水秀、人和”的全域生态工程,建设更加生态宜居的城市。近些年,嘉峪关累计投入7亿元,实施了一批绿化新建和提质改造项目,讨赖河生态治理、南湖文化生态园、“两湖一河”园林景观等成为生态建设的标志性工程。着力推进“蓝天、碧水、净土”工程,城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达到38.1%和39.2%,人均绿地面积、水域面积分别达到36.3平方米和28.6平方米,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

如今的嘉峪关,绿树、蓝天、碧湖交相辉映,形成了“水在城中、人在绿中”的园林式城市生态格局。

品文明之韵律 谋管理之创新

(图为嘉峪关市利民社区举办社区文艺晚会 来源:嘉峪关日报)

让公民大众从城市发展中分享更多成果,是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生命线。

网格化服务管理是嘉峪关市创新社会治理的有效方式,将城市网格划分为340网格、三镇17个行政村以村民小组为单元划分成117个网格。同时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工程,推进一元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实现了城乡户籍一元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同城化、社会管理信息化的目标。

为了提升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嘉峪关市实施了“城乡统筹发展”、“社区扁平化管理”、“平安和谐细胞”三大工程,总结出了具有嘉峪关特色、可供中小城市学习借鉴的典型经验,得到了中央、甘肃省委的充分肯定。在全市所有家庭、社区、企业、机关、医院、校园、餐饮、公交、景区、商店等十个重点领域开展了平安细胞工程创建活动,形成了平安建设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

坚持法治政府建设,出台了《嘉峪关市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行清单管理制度,严格落实“三张清单一张网”工作要求,加大力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提高了行政执法社会满意度。开展“律师进社区”是嘉峪关市推进依法治市的一项措施。全市每年投入40余万元专项经费,由政府聘请社会律师进驻全市30个社区和3个镇。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嘉峪关市狠抓城市精细化管理,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加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民生保障等方面的立法工作,推动城市管理法治化、规范化。加强综合执法工作,整合市政公用、市容环卫、园林绿化、城市管理等职能,推进城市管护社会化。完善市场规划,统筹推进城乡各类市场改造提升和新建工程。扎实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完善守信褒奖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发布“诚信红黑榜”,提升社会诚信水平。

物质文明集聚一座城市的“形”,精力文明则铸造一座城市的“神”。嘉峪关市就是这样,不断树立文明城市新形象,不断地“打气提神”、“形神兼备”。

观城市之风貌 抓问题之所在

(图为嘉峪关市志愿者清扫街道 来源:嘉峪关文明网)

创建文明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永恒主题。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是创建文明城市的灵魂。

在创建活动中,嘉峪关市立足长效抓创建,强化了四项保障机制,成立了一个超常的领导机构,即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任创城指挥部总指挥,市长任第一副总指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任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的新的创城指挥部;强化了责任机制、考核激励机制、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健全目标考核、动态管理、群众监督、责任追究等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贯通、整体联动的工作局面。

就这样,依托自然资源、历史积淀、人文魅力等诸多有利条件,嘉峪关市委市政府统一思想、明确分工:确保党委政府决策到位,政府职能转变到位,部门职责到位,市民认识到位。

决心、决策,一场没有硝烟的创建始终在开展着。在完善的机制保障中,以问题为导向,嘉峪关市先后开展了全城全域无垃圾创建工作和“美丽雄关·万人清洁”爱国卫生行动以及六项整治行动。开展了市容市貌与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开展了社会治安专项整治,组织开展了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专项整治,和“五小六乱”专项整治行动。同时还深化了十五项创建活动。 实施4567工程,以“抵制脏话粗话,倡导文明礼仪;抵制乱扔垃圾,倡导爱护环境;抵制乱踩乱折,倡导植树护绿;抵制乱闯乱停,倡导文明出行;抵制乱涂乱画,倡导文明旅游;抵制追求享乐,倡导节俭养德”为主要内容的“六抵制六倡导”活动。

针对环境卫生、市容市貌、交通秩序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推进全域全城无垃圾创建工作,扎实开展以城乡环境、市场环境、背街小巷及校园周边环境、门头牌匾、旅游景区景点环境、交通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雄关·万人清洁”全民爱国卫生行动为主要内容的“六整治一行动”活动,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供环境保障。

在全市齐抓、全民齐动、纵横交汇、条块结合的全方位、立体化工作格局的推动下,在问题为导向,奋力解决一切不文明行为的态势下,城市软硬件得以极大提升。如今,漫步嘉峪关城市乡村,一幅诚信和谐、文明安乐的美好画卷尽展眼前。

绘幸福之蓝图 聚群众之力量

(图为嘉峪关市举办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会 来源:嘉峪关文明网)

扬发展之风帆,日新月异;创文明之城,一展宏图。

多年来的创城实践生动表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一旦与科学发展的要求同频共振,与改善民生的步伐齐头并进,与促进和谐的目标合拍相应,必将激发巨大热情,凝聚无穷力量,催生丰硕成果,展现全新魅力。

创建作为一个城市发展的必然过程,有多激烈,涌现出来的故事就有多动人。

一个个“最美家庭”名字的背后,站着的是“中国好人张国平”。已经70多岁的老党员秦振新和他带领的老党员队伍,轮流在一条路上义务劝导人们的不文明行为。孝老爱亲的道德模范李小梅、龚小琴、李怀国、张成怀对瘫痪的老人和伴侣不弃不离,打动万人心。“道德模范”和“雄关好人”评选表彰活动一年年从不间断地激励人心;“最美医生”、“最美护士”、“最美雄关卫士”等评选活动,典型带动,弘扬正能量,推动了行业精神文明建设;“雄关工匠”的评选活动激发了全市爱岗敬业、创新创造的强大动力,形成了七星共鸣、群星灿烂的良好局面;以先进人物事迹为原型,编排形式多样的文艺节目走进千家万户;道德模范活动,使道德模范和雄关好人的先进事迹家喻户晓。市民身边的好人、平民英雄、道德模范纷纷走进“道德讲堂”、“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军营”巡讲巡演,深情讲述一件件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凡人故事,春风化雨般感染和激励更多的人见贤思齐,择善而从。志愿者服务不甘落后,积极行动起来,红马甲、爱心妈妈,以“学雷锋我行动”、“关爱山川河流”、“文明交通劝导”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微博、重要网络论坛、社区、QQ群等空间热烈互动。以“小善大爱”、“幸福雄关·与爱同行”等为主题的关爱老人、关爱留守儿童、关爱农民工已成常态化服务项目。“365”爱心服务、连心卡、N+1爱心中转志愿服务,各社区分别打造了属于自己的志愿服务品牌。全市已注册志愿者4.06万名,240个团队,志愿服务869个项目,以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社区志愿者为主题的志愿服务队伍,已成为促进全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生力军。文明与道德将雄关大地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图为嘉峪关市小学生学习文明20条 来源:嘉峪关日报)

嘉峪关市积极建设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不断完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结合”教育网络,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五个“金种子”工程,加强阵地建设和法制教育,扎实做好文明校园创建,推动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组织“网上祭英烈”、“童心向党”、“向国旗敬礼”等校园文化活动。构筑良好的社会环境,全面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少儿图书馆、公益性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政策,加强媒体、网吧、出版物管理,切实做好净化工作。组织关爱进城务工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流浪儿童等未成年人群体,妥善解决学习生活实际困难,努力为孩子们建造一个幸福家园。

自始至终,对创建活动的宣传力度从未松懈。先后制定了《嘉峪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方案》,印发了《嘉峪关市市民文明手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手册》等。组织各新闻媒体进一步开展了新闻宣传,完善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专题、专栏,增加了栏目内容,加大了社会宣传力度。全市各单位采取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措施,启动了本单位的宣传工作。进一步部署了施工工地围墙宣传,城区施工工地围墙全部张贴了公益广告和宣传标语。向广大手机用户发送了创建工作信息,开展了网络宣传工作,搭建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平台,做到文明城市共建共享。突出地企联动,突出军民融合,发挥驻嘉单位和驻嘉部队在平安建设、生态建设、志愿服务等工作中的特殊作用,共美城市环境、共治市容市貌、共护社会稳定。建设核心价值观主题广场、公园,增设一批文明创建户外公益广告,形成文明创建人人参与、人人支持、创建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一时间,雄关大地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全民实践,广大市民积极响应,踊跃参与,争当文明市民,一曲宏大的“文明强市”交响乐章在祁连脚下奏响。

一路走来的创建风雨路,让嘉峪关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变美了,街道变净了,环境更优了,人民更幸福了。文明创建不仅让城市旧貌换新颜,更让“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嘉峪关精神更加熠熠生辉。文明创建,绝不是这座城市文明提升与发展的句号,嘉峪关,正沐浴在文明的光芒里,迎接更加辉煌的明天。(嘉峪关日报 朱玲)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