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游永丽:百年老店里走出的民间大厨

句子大全 2017-11-09 07:44:03
相关推荐

所属餐厅:箱箱街百年老店游记肥肠拿手菜:肥肠系列菜品、各类中餐推荐人:市民徐勇军推荐理由:“岁月在变迁,但美味始终不曾改变。”

说到“肥肠”大家可能会想到臭哄哄的猪下水,但若在前面冠以“游”姓,三个字连在一起,“游肥肠”这个招牌不仅在乐山算是家喻户晓,就连吃过她家饭菜的外地游客也纷纷赞不绝口,可谓美名远播。招牌的传承,不仅来源于其百年历史积淀,还要得益于目前“游肥肠”的第四代传人,现乐山“百年老店游记肥肠”的老板游永丽,她把一生的精力和热情都倾注在该店,不仅继承了祖辈留下来的豌豆肥肠汤的烹饪技艺,还开发了几十种以肥肠为主料的菜品。

香酥游肠卷

岁月沉浮游记肥肠历经四代发展

既然是百年老店,就得从它的历史说起,“‘游肥肠’始创于清咸丰年间,当年我家祖辈在较场坝经营肥肠汤,生意就特别好。”作为游家百年独传下来的祖业,游肥肠的发展并非像一般人想的那样一帆风顺。清朝年间创店发展的艰难自不必说,就是抗战期间,日寇飞机轰炸乐山这段惨痛历史,也给游肥肠当初的发展带来几乎毁灭性的打击。轰炸之后的较场坝成了一片废墟,游记肥肠也未能幸免,“店没了,幸好人都还在。”游永丽回忆说,当年父亲游玉富含泪在废墟上挂起了游记肥肠的招牌继续经营。直到后来由于各种历史原因,游家人停止了饭店的营生,“游家弄的豌豆肥肠汤好吃。”在那个关门歇业的年代里,这句话,也成为人们口口相传的龙门阵。

当时的游永丽才20出头,刚成家就职于饮食服务公司,日子过得美满如意。眼看游记肥肠就要“失传”,政府工作人员找到游永丽的家人做思想工作,希望能把这个老字号继续开下去。“说实话,那时候有份体面又稳定的工作不容易,要放弃了开馆子的确心里还是有几分害怕。”游永丽说,一面是稳定的国企工作,一面是要弘扬祖业,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最终游永丽还是选择了后者,就这样,从父亲游玉富手中,游永丽接过了掌柜的算盘与账簿,正式成为游记肥肠的第四代掌门。

百年发展传承中创新祖传招牌

就这样,在上世纪90年代初游氏族人重操旧业,让游肥肠在较场坝重新露面,“游肥肠”的招牌再次亮相乐山。“既然选择了,就要把这个味道分毫不差的传承下去,才对得起大家的喜爱和老字号的名头。”游永丽说,从小就耳濡目染“游肥肠”制作家传技艺的她,加之母亲的悉心指导,很快邻居街坊们曾经熟悉的游肥肠味道又重新端上了餐桌。

“当时的店面很简陋,就是几十张小方桌,但她家的豌豆肥肠汤真的是一绝,吃饭的时候桌子都摆到街上了,要轧断半条街。”家住较场坝的老人徐勇军告诉记者,无论是当年较场坝的坝坝宴,还是如今箱箱街上的古色古香的百年老店,其味道始终如一。游永丽做的肥肠汤不仅选材苛刻,而且清洗烹饪都很考究,汤白如奶汁,鲜香无异味,乐山没几个人没吃过。

起初,“游肥肠”只卖祖传的肥肠汤和烧菜、炒菜,日子久了,游永丽觉得单一的肥肠汤不能满足食客们的需求,整天和肥肠打交道的她开始研究肥肠系列的新菜品。渐渐的,店里以肥肠为原材料的菜品就多达50多种,煎、煮、蒸、烤、烧、炒,烹饪技艺以肥肠为原料无所不用其极,既有祖传特色又有时代新潮的肥肠系列菜品大受市民和游客喜爱,该店也先后被评为《四川老字号》、《乐山老字号》,其菜品“肥肠汤”和“香酥游肠卷”还获得了《乐山名食》等荣誉。2006年,央视二套“美食”栏目也专程前来拍摄“游肥肠”,其美名更是远播。

老店传承游大厨手艺也可外传

说到名副其实拥有百年历史的餐饮老店,实际上乐山还真不多。几十年的潜心经营发展,游永丽已经完美的继承了祖辈留下来的产业,虽然跟大酒店大餐饮相比,游记肥肠的店面不大,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店里的摆设与运转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而今,目睹了箱箱街的周围的店铺们像花开花谢一样开了又关,关了又开,游永丽也在思索百年老店未来的发展方向。

如今,年岁渐大的游永丽已经不再亲自掌厨,但当上外婆的她依然每天坚守在店子上。“现在没有下厨,就在店里管理和业务指导,过经过脉的事情还是自己亲自监督。”游永丽告诉记者,家人都没有从事餐饮,自己也开始思考百年老店的传承问题。时代变了,游永丽的思想也跟着转变起来:“以前觉得祖业就不能外传,拒绝了许多想要合作的人,现在觉得要想把百年老店做大做强,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游永丽说今后若遇到合适的商家,会考虑把店做成加盟店,让八方的食客都能吃上正宗的“游肥肠”。(刘英)

(据乐山日报消息)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