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勤俭节约应转化为一种生活理念

句子大全 2014-12-07 01:22:31
相关推荐

近日,中宣部办公厅、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对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中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通报表扬。这些表彰的对象来自不同的社会领域和方向,不仅身先士卒践行着勤俭节约,更把这理念化成了生活态度阐释着勤俭节约的含义,值得全社区深入思考。因此,笔者认为,在物质条件不断丰富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把勤俭节约融入到生活方方面面,转化为我们的生活态度。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是我国一项优秀的传统文化,给我们当今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在悠久的历史过程中,古代圣贤就已经深深的认识到勤俭节约对于国家、社会、公民的重要性,李商隐的“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名句便一语说中了要害之处。历观古代王朝兴起与没落史,无不于当政者的勤俭节约有关。如隋唐时期,隋炀帝杨广奢侈亡国与唐太宗李世民节俭兴邦开创贞观之治形成了鲜明对比。历史上大量的史实证明了,无论社会如何发达,离开了勤俭节约这根弦,发展终将停滞。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物质条件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丰富,很多地区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的人民早就脱贫致富,逐步迈入到全面小康社会。在看到国家辉煌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一分为二的看待这份成绩。当前我们社会的富裕还是不平衡的,存在着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扩大、东西部发展不协调等系列的问题,还有上千万的人处于贫困边缘。这些问题容不得我们不紧绷勤俭这根弦,把问题逐个逐条解决掉。因此,越是在发展时期,越是要把勤俭节约这“名词”内化为行,融入到人们的生活理念。

再者,中国一年当中的浪费量惊人,据媒体报道,每年浪费的食物总量可养活2.5亿—3亿人。这些事实证明了要做到勤俭节约,说到底还是人的素质和习惯问题。中国人历来都有讲“面子”的观念,凡是请客吃饭都讲究大排场,不计成本和浪费与否,往往明知很浪费却肆意纵容。特别是物质条件的逐步改善,部分人消费理念出现了偏差,觉得自己有钱了,就要“有钱任性”起来,甚至把浪费当做炫耀。这些行为不仅造成资源浪费,更是给社会带了了不良风气。特别值得警惕的是,浪费炫耀逐渐出现年轻化。一些年轻群体甚至是中小学生追求名牌,盲目攀比,夸富斗富,他们的消费往往已经超过了自己实际的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

勤俭节约源于理念,出于行动,需要我们在细节方面下大气力解决。我们尤其要重视文明餐桌、文明出行、文明用电用水等公民素质养成行为的培育工作,坚持不懈做好未成年人引导工作,使“滴水成河,聚沙成塔”,使勤俭节约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理念,一种生活方式,共塑新风尚。(徐陈清)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