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以十年为期 通用汽车交出了一份“比比皆是”的创新技术答卷

句子大全 2014-08-07 18:03:34
相关推荐

毫无疑问,在“新四化”的裹挟下,汽车行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动荡变革。一方面,全球市场对于燃油车需求逐步趋于饱和,而另一方面,高额的新兴技术研发成本正对车企的成本和运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立于这样的一个行业“十字路口”,即便如全球车企巨擘的大众、丰田也都已经产生了“危机感”,更何况曾经历破产“噩梦”的通用,对于其而言,时不我待的转型与变革成为这场残酷淘汰赛中必须的生存之道。

鉴于此,早于2009年,通用汽车就设立中国前瞻技术科研中心,着眼于未来5到15年的技术需求。而如今,十年之期已过,这家北美第一大汽车制造商设立于中国的技术“大脑”究竟创造了什么?

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钱惠康

带着这样一个问题,我们首先或许有必要进一步了解一下通用汽车中国前瞻技术科研中心(ATC)。作为通用汽车全球最重要、最具综合性的设计和技术科研中心之一,ATC由科学研究院、前瞻设计中心及工程中心构成。

其中,科学研究院重点研究先进材料与制造、先进驱动系统、电池设计与制造以及V2X车联网通信技术四大领域;而前瞻设计中心以电气化及其他前沿技术趋势为契机,专注于为中国及全球市场设计电动车与概念车;至于工程中心,则将成为通用汽车在中国的智能网联汽车中心。而三大部门联合而成的ATC与通用在1997年成立的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实现资源互补,一同成为其新兴技术领域创新研发的“源动力”。

“在过去十年,前瞻技术科研中心在探索未来个人出行的进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无论在电池研发及测试、先进材料研究、前瞻车辆设计及开发,还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等领域。”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钱惠康在发布会上自信地表示。

据介绍,在成立的十年间,从2012年开始进行电池材料研究与验证,到2016年将V2X车联网通信技术示范引入中国,再到2018年实现Super Cruise驾驶辅助技术在中国的应用,ATC已经完成了多项前瞻技术在华的商用落地。

就以如今最热门的电气化领域为例,2019年,通用汽车中国科学研究院电池实验室成功研发设计出一种高功率、长寿命、低成本的电芯。并且其已被授权予两家国际知名电池制造企业,未来将应用于通用汽车的低压电池系统中。不仅如此,今年第一季度,通用汽车中国先进驱动系统实验室还进行升级改造。定制化的专用电机实验台架,为提升电机性能和驾驶体验提供了研发实验平台。这也意味着,如今,通用汽车中国前瞻技术科研中心现具有完备的“三电”研发能力。

由此可见,相比于不少车企直接选择三电系统供应商合作,通用更希望在三电技术上做自主创新突破,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获取话语权,这是一条更艰难且耗资巨大的路线,但同时也是“后惠无穷”。

胡铬合金制造的发动机支架

不仅是电气化技术创新,科技日当天,通用还带来了两大核心亮点技术——远程激光焊接技术、胡铬合金。

其中,镀锌钢板远程激光焊接技术是由通用汽车中国科学研究院在2016年主导研发,无需对锌层进行预处理,就可将两块镀锌钢板一次性焊接在一起。如此一来,此焊接技术的二氧化碳排放降低50%,焊接速度提升3至4倍,操作空间需求降低50%至70%,解决了汽车制造过程中的工艺难题,因此获得“发明届奥斯卡”之称的R D100大奖。目前该项工艺已经被通用汽车全球多家工厂采用。

而“胡铬合金” 则是以通用汽车中国先进材料与制造实验室胡斌博士的姓氏命名,于2017年正式注册。这一包括铬等全新元素的新型高性能铸造铝合金,大幅提高了材料的延展性和抗拉强度。目前已经应用于凯迪拉克北美车型CT6 V-Sport和2020款科尔维特Stingray车型的发动机座支架,它和通用汽车同种常规铸造铝合金材料相比减重了40%。

此外,面对国内汽车行业智能网联化的趋势,通用汽车也不落人后。2015年,通用汽车中国公司和上海交通大学启动车辆共享试点项目,EN-V 2.0电动网联概念车投入运行。2016年,首次在中国演示V2X车联网通信技术。2017年,参与制定的中国V2X应用层标准正式发布。2018年,参与首例跨行业蜂窝车联网通信(C-V2X)展示,同年,Super Cruise驾驶辅助系统进入中国,搭载于凯迪拉克CT6旗舰轿车。

在通用汽车中国首席技术专家杜江凌博士看来,十年之内“比比皆是”的创新项目,最离不开的还是通用汽车组建的一支本土人才队伍。据介绍,100%的本土人才中,博士以上学位就超过一半,他们不仅是才华横溢的科学家,也是创业家,具备将创新付诸实施、投入商业化应用的能力。

展望下一个十年,钱惠康在科技日活动中表示,中国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中心,对于实现“零事故、零排放、零拥堵”的未来至关重要。通用汽车始终致力于在中国市场推出最前沿的科技,惠及广大消费者。正所谓“十年磨一剑”,通用汽车“不骄不躁”地锻炼综合研发实力,或将助力其在接下来的产业变革中完成惊人“一跃”。(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