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61年的离别:爸爸 我来看您了

句子大全 2012-12-26 12:53:38
相关推荐

61年的离别:爸爸,我来看您了潇湘晨报2012-04-05 02:38

昨日,陈经河、陈书英、陈随斌前来祭拜陈经江烈士。墓碑把陈经江错写成“浏阳县”人,这让人们一直没找到烈士的家属。图/记者邵骁歆

昨日清明,雨纷飞。陈书英跪在父亲陈经江的墓碑前,老泪纵横。这是他65岁的人生中,第一次在父亲的坟前跪下。几天前,陈书英终于确认父亲葬于此地。父亲的墓地位于湖北省赤壁市赵李桥羊楼洞村老营盘山上,与他一起相伴的还有140多位烈士。他们的墓前,鲜花朵朵,哭声阵阵。

在岳麓山,在衡山忠烈祠,在烈士陵园……人们拿着鲜花,追忆历史,祭拜英魂。

本报记者方兴 湖北赤壁报道

“爸爸,我来看您了,您走后,母亲好想您,眼睛差点哭瞎了。”陈书英在父亲陈经江墓前献上花圈,跪下,三叩首,在碑前插好香烛,流着泪,开始对父亲诉说这61年来的家事。1951年,父亲应征入伍,那一年,陈书英4岁。如今陈书英心中,父亲高矮胖瘦已无印象。

雨中的祭拜

昨天早上6点,赤壁市政协的余发海起了床,准备迎接从桂阳赶来赤壁祭拜的烈士家属陈书英一行。推开窗户,阴天,祭拜的好天气,他自言自语。此时陈书英人在长沙,但心早到了赤壁。这位65岁的老人,已经打听到几个小时之后就能与离家61年的父亲再相聚,不过,此时父亲陈经江只有一块墓碑立在陵园里。

下午1点半,陈经江的儿子陈书英、最小的弟弟陈经河和最小的孙子陈随斌来到陵园门口。他们从附近花50元买来香烛和花圈,却买不到任何供品。天开始下起小雨,顾不上打伞,陈书英开始小跑,寻找父亲的安息地。“第一排,最左边,十二号,那是你父亲的地方。”余发海提醒。

陈书英直奔十二号碑,抚摸着碑上“陈经江”三个字,久久不能言语。陈随斌点燃香烛,递给他。陈书英献上花圈,跪下,三叩首,在碑前插好香烛,流着泪,开始对父亲诉说这61年来的家事:爸爸,我来看您了,您走后,母亲好想您,眼睛差点哭瞎了,她常常对我们讲您的故事;母亲没有辜负您的托付,把我和弟弟陈书雄养育大了,如今我有一子三女,弟弟有两子一女,都成家了;没有您的呵护,弟弟不到40岁就早逝了……

61年的离别

8年前,余发海立誓为142位烈士寻亲,陈经江是第106位已寻到亲人的烈士(见3月31日本报B3版《守望61年,终于找到丈夫墓地》),还有10位湘籍烈士亲人未找到(见本报4月2日A4、A5版《遥祭10位还没有找到亲人的湘籍烈士》)。这一年开始,另一位热心人士聂水泉帮助余发海将142块墓碑从荒草中清理出来,“陈红江”烈士最终得以辨认成“陈经江”,碑上的“浏阳”二字最终被辨认出是“桂阳”。这成为找到亲人的关键。

1951年,时年22岁的陈经江为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应征入伍。临行前,他将两个孩子一个取名叫陈书英,一个取名叫陈书雄,意思是自己如若牺牲,让后人记住自己不仅是为国捐躯的烈士,也是陈家的英雄。几年后,李伍秀得知丈夫1952年在南方剿匪战斗中受了伤,在送往湖北赤壁“野战医院”救治无效后牺牲。今年3月下旬,一封“寻找羊楼洞142子弟兵烈士墓群中桂阳烈士陈经江亲人”的邮件,让86岁的李伍秀终于找到丈夫墓地。

陈经江离家时,儿子陈书英4岁,妻子李伍秀正怀着小儿子陈书雄。这一年,弟弟陈经河5岁。61载春秋已逝,在陈书英和陈经河的心里,父亲与哥哥只是一个称呼,高矮胖瘦都已无印象。

热点新闻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