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孩子一遇困难就退缩?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 激励孩子勇往直前

句子大全 2012-03-16 14:27:19
相关推荐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记得以前上大学做家教时,教过一个名叫小新的女学生。小新从小就被她的父母严格要求完成各种事情,几乎什么事情都要极尽完美地完成。正因如此,高质量的要求慢慢形成一种生活常态。小新的妈妈对于小新比较"听话"地完成各种事情、严格遵守自己定的规矩,并因此变得越来越优秀感到由衷的高兴。可是,小新却变得越来越"敏感"、越来越脆弱,皆因她很多时候无法接受自己无法完成或做不好某些事情,甚至很容易因为自己能力不足而放弃。

小新原来是学校合唱团高音部的成员,平时学校的各种重要演出都少不了她,可以说算是团里的"主力"。不料有段时间小新突然身体不适,病了足有一个星期,嗓子有时候痛的说话都比较困难。等她稍好些,重新回团训练的时候,合唱老师却把她重新安排到她以前从未唱过的低音部。因此,小新再也没参加过合唱团的训练,导致年底的大汇演都无法参加,丧失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大好机会。

为什么小新会如此狠心做出这个决定呢?在后来和她聊天才得知,她老是觉得合唱老师欺骗她,开始时以她的嗓子漂亮为理由哄她参加合唱团。她认为自己嗓子条件不够好,低音部分老是唱不好,根本不适合唱歌。而且老师对自己的表现也不满意,明显没有以前那样关注自己了。唱歌对于她来说已经不再有意义了,因此她想放弃。

事实上,合唱老师这么做是有道理的。合唱团里的位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最终演出效果的完美,谁更适合哪个位置就让他在哪个位置。那段时间小新的嗓子并没有完全恢复,高音部分对于她来说会有些吃力,小新暂时处于低音部对于她嗓子的调理有莫大的好处。可是她却对这一番好意视而不见,陷入了自责和抱怨的怪圈。身边的亲朋好友对此都表示十分惋惜。

孩子稍微遇到一些挫折就止步不前,这种"懦弱"的表现正常吗?相信很多人都会说"不"。家长要想让孩子勇于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就要试着让他们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形成"成长型"思维。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无惧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困难,积极地想办法克服它们。

面对艰苦挫折,孩子不敢勇敢面对?孩子的思维方式可能出现问题了。

有专家研究证实,不同的人在面对困难时,通常会存在两种思维方式:

1.固定型思维

过于执着于最终结果,而忽视过程带来的乐趣。他们甚至会为了避免失败而选择置之不理或者直接甩手不干。认为要想证明自己的能力必须要取得成功。他们一旦遭受挫折,就会走进觉得自己不行的死胡同里,不愿意接受挑战。

当拥有固定型思维的时候,孩子即使失败了也不懂得从中吸取教训。他们反而更愿意努力维护自己可怜的自尊,不想面对挑战。

2.成长型思维

能坚持做一件事情,不轻言放弃,在做事过程中享受乐趣。会主动寻求各种外界的帮助,即使失败也能够坚强地恢复,潜力巨大。不懈努力会带来成功,执着于不断学习与自我提升。没有全力以赴或者在此过程中没有进步,才意味着失败。挫折和挑战会被看作是提高自己的机会,并因此不断改善自身,实现进步。

面对困难时,拥有固定型思维的孩子会表现出明显的畏难情绪,而拥有成长型思维者则往往能够克服挫折,继而获得成长。显而易见,成长型思维非常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那么,真正拥有"成长性思维"的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具体心理表现是什么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知难不退,即使失败也有好心态

孩子面对挫折,往往知难而退,说到底就是他们害怕失败,害怕自己被人嘲笑。挫折会让孩子不敢正视自己。相反,获得"成长型思维"的孩子遇到同样情况不会一蹶不振,他们会深刻总结经验教训,从中快速成长起来,日后做得更好。

2.永不放弃,及时调整心态换方法

面对困惑,"成长型思维"的孩子会及时转换心态,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一条路走不通,就走另一条路;不是因为不擅长想不出来,而是因为自己可能忽略了某些重要信息;对"条条大路通罗马"深信不疑。

3.不设界限,不断超越自己实现自我

"成长型思维"的孩子不会轻易给自己设限,他们把从做事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当成一种习惯。面对未解决的问题,他们会告诉自己可以通过努力与学习变得更聪明,而不会觉得自己不够聪明。当自己达到了一定的成就时,他们也不会满足于自己目前所处的高度,并会一步怀疑和思考:这是我最好的水平了吗?我还能够做得更好!

"成长型"思维培养四步骤

"成长型"思维会让孩子化阻力为动力,面对挫折越战越勇。既然孩子拥有"成长型"思维会受益无穷,那么孩子应该如何获得成长型思维呢?

1.接受

家长要让孩子慢慢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某些固定型思维,并且接受自己的这些思维方式。而且,家长要让他们知道,这种思维方式是日积月累的正常现象,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按这种思维方式去做而导致某些不良后果。

2.观察

在孩子面对挑战的时候或遇到困难的时候,家长要仔细观察并判断孩子出现定性思维的时机。当出现固定性思维的时候,家长还要看看孩子会有什么表现。

3.命名

这是一个有趣的方式,即可以让孩子给自己的定性思维取名字,比如"杰克"。让孩子约束自己并告诉身边的人,在自己感受到压力的时候,自己的"杰克"会出现。在需要和同伴合作的时候,可以交换"杰克"出现的情境,这无疑会增进团队的紧密合作。

4.教育自己

在"安娜"出现的时候,尝试教育自己,不要总是依靠"安娜"解决问题,要靠自己战胜挫折。也可以在"安娜"出现时,说服"安娜",分析不让他出现的原因,并邀请"安娜"和自己一起面对困难,解决问题。

培养孩子拥有"成长型"思维,家长还得必须掌握正确夸奖孩子的方式:

1.表现责任心与条理性

在做事的过程中,孩子难免有时候会沮丧。家长在这种时候不能过分责怪他们,而是要给予他们一定的鼓励,肯定孩子的责任心。这样不仅会让孩子获得成就感,而且会更有信心继续完成任务。同样地,孩子的条理性如果得到肯定,也会增强其责任感,使其更明确地完成某些事情。

2.表扬努力与态度

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学会正确地夸奖孩子,这样无疑会更容易让孩子成为一个阳光积极的人。对于孩子来说,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而孩子因此总是会不自觉地模仿家长。当家长能够看到孩子为某件事认真地付出努力,孩子也会慢慢学会发现自己努力学习的过程。

3.表扬细节与创意

做事天马行空往往是孩子的天性,他们的想法总会让许多成年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家长在孩子做事时,要注意孩子全神贯注的那些小细节。家长孩子的细节恰当地称赞,会让他们感受到重视。对孩子创意的赞扬,会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肯定,从而继续保持一定的创意。

我是尼莫妈妈育儿师,也是5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