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大爱无言 青春无悔 洗涤心霾的追梦人

句子大全 2011-08-19 23:33:12
相关推荐

大爱无言 青春无悔 洗涤心霾的追梦人——江苏省太湖强制隔离戒毒所柳毅事迹发布时间:2020-06-23 10:30 星期二来源:法制网

法制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赵颖

为了挽救迷途灵魂,他坚守初心,无怨无悔;

为了找寻生命真谛,他勇攀高峰,埋头钻研;

为了启迪戒毒人员,他牺牲小我,无私奉献;

为了实现“天下无毒”的梦想,他披荆斩棘、挥洒青春。

他就是柳毅,江苏省太湖强制隔离戒毒所的一名民警,现任该所康复指导科副科长,心理矫治中心主任职务,目前挂职六大队副教导员帮助工作。

从警以来,他把“提高戒断率,降低复吸率”作为工作目标,倾注自身所学,悉心钻研科学戒毒方法。2013年起,他带领团队,在全国戒毒系统率先采用内观治疗方法进行戒毒探索,在提高戒毒人员戒断率上进行创新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2016年,内观戒治项目被司法部戒毒局列为首批优势戒治项目之一。太湖戒毒所因此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网、法制日报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报道。柳毅先后被评为中国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协会戒毒理论研究人才库首批入库专家、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江苏省戒毒系统教育矫治学科带头人和首批高层次人才。2019年被评为全国司法行政戒毒系统首批心理矫治专家,被授予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2019年9月荣获江苏省人民满意公务员称号,10月被评为新时代江苏司法为民好榜样。

有一种承诺叫做“平安”

柳毅带领他的团队,身先士卒、勇挑重担,在层层压力面前,摸索方法,创新路径,在使命担当中,以责任亮剑,以专业取胜,持续守护着场所的平安与稳定。

性格偏执的李某已经是第五次因为毒品进入戒毒场所,面对高墙铁窗,他的内心对自己的愤怒慢慢转变成了对社会、对民警、对他人的怨恨,这使得他的性格愈发的偏执,心胸狭隘,报复性强,一而再再而三地对抗大队管理,成为重点难矫治人员。这样的戒毒人员,不仅难以改变恶习,更有可能成为危及场所安全稳定的“定时炸弹”。

柳毅没有选择放弃。他主动邀请李某来参加团体心理辅导和内观戒治,希望能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帮助他,改变他。有一天,李某在内观过程中出现情绪失控,放声大哭,不断用拳头挥舞,乱扔东西。柳毅第一时间判断出这很有可能是癔症发作。柳毅担心他自伤,或者伤害到其他戒毒人员,立刻奋不顾身冲上去,一把将他紧紧抱住。并且轻拍其背部进行安抚,控制住现场。柳毅要求全场安静,及时指挥团队民警带领其他戒毒人员离开,自己单独留下施行宣泄和暗示治疗。就这样,通过一次次的心理辅导和内观治疗,柳毅使李某逐渐走出了心理阴影,懂得了对家人的“爱”和“责任”,并消除了自伤自残和伤害他人的想法。

在柳毅的日记里,有这样一段话:“如果,再给我一次职业选择,我还会选择戒毒事业;如果要奉献出我的生命,我也愿意用我的身躯筑起安全稳定屏障,用生命去守护戒毒场所的安宁!”而他的确是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这段铮铮誓言。

柳毅深深扎根基层,为戒毒人员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戒毒康复服务,为平安场所建设贡献自己的光和热。近五年来,柳毅累计开展个案咨询超过1000小时,为超过300名戒毒人员提供心理咨询,开展团体心理辅导50场、阳光讲坛30场、抗复吸训练营18期、内观治疗289人。经过他的不懈努力,他开展过教育戒治的戒毒人员没有发生一起场所安全隐患事件,进行过内观戒治的戒毒人员出所后两年内操守保持率达到77%。

有一种执着叫做“专业”

每当柳毅面对着一双双迷惘的眼睛,聆听到一声声痛苦的呻吟,接触到一个个破碎的家庭,他就暗暗发誓:我一定要教育挽救那些吸毒者,帮助他们回归正常的生活。

然而戒毒是一项世界性难题。有着苏州大学心理学硕士学位的他深知,生理上的毒瘾好戒,但心瘾难除。要想彻底帮助戒毒人员戒除毒瘾,一定要探寻他们心理深处的问题。为此,他苦苦思索,力图从自己以往所学的知识中寻找一种戒治的方法。他主动回母校寻找答案,并结识了国内最具权威的心理学和内观专家黄辛隐教授。从此,柳毅与内观结下了不解之缘。

为了将内观疗法与戒毒工作有机融合,没有日语基础的他自学日语,先后两次自费赴日本奈良参加研学和体验。学成归来,柳毅组建内观团队,开辟了江苏最大的内观治疗室,开展内观戒治项目的开发、研究与实践。为强化戒毒人员戒除毒瘾信心和动力,柳毅团队在内观方案中创造性地设置了吸毒成本、说谎、盗窃、生活成本、临终遗言五个特色专题项目。每期内观,柳毅每天要工作12个小时以上,仅鞠躬行合掌感谢礼就达2016次,每天平均盘坐6个小时。有时候,与柳毅一起吃饭聊天,同事会问他:你这么忙,不累吗?他笑着回答:事情总要有人做的。一句朴实的话语,背后却体现了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无私境界!

长时间集中内观治疗需要精神高度集中,就像外科医生做复杂手术一样。长期做大量高难度案例会导致内观治疗师高度疲劳、心力憔悴,往往容易伴随头晕、口腔溃疡、发烧无力等躯体症状。作为团队负责人的柳毅,始终承担最多的个案量,带头治疗最难处理的案例,有时候忙起来一天连水都顾不上喝一口。2019年7月,连续加班进行多期内观治疗的柳毅值班回家后,突然晕倒在家门口。但放心不下团队工作的他仅在医院挂了一天水就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工作岗位,治疗中途嗓子突然嘶哑失声的他就用倾听加手写的方式坚持,继续和同事一起为戒毒人员进行内观治疗,唱响了属于戒毒人民警察的“青春之歌”。

2018年,内观戒治项目作为首批戒毒新技术新方法在全国应用推广。柳毅利用他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业务实操获得了更广阔的舞台。他牵头整理编写的《内观戒治操作规范》《内观项目操作手册》《内观式自我教育项目流程书》已经成为全国模板。内观戒治品牌还多点开花,正在为监狱和司法所对罪犯和社区服刑、社区矫治人员教育改造提供帮助。来自福建、浙江、海南、天津、湖北等地的监狱、戒毒单位慕名而来,邀请柳毅为民警开展内观课程培训。不仅如此,柳毅还携带研究成果先后参加了第6、第7届国际内观疗法大会并做大会报告,得到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将内观戒治品牌推向国际。

有一种浪漫叫做“奉献”

2020年1月底,全国戒毒系统全面进入疫情防控执勤模式。柳毅身先士卒,第一时间回到工作岗位,从大年初三开始连续一线封闭执勤56天。作为六大队临时党小组组长,在做好大队封闭执勤工作的同时,积极发挥心理专业特长,带领团队始终奔波在战疫第一线,对症下药,开出了三个“心灵处方”,积极构建“心理防线”。

处方一:开设心理防护系列专题辅导。柳毅利用晚上休息时间积极备课,设计针对不同对象的专题课程。为缓解封闭执勤区民警因工作强度骤增,连续征战造成的精神疲劳,提高心理应战能力,坚定民警战胜疫情的信心,开展《封闭执勤期民警的心理防护》专题心理辅导讲座。为戒毒人员录制疫情防控下《戒毒人员处于隔离状态的注意点》专题心理疏导课程,帮助戒毒人员正确认识疫情,克服错误认知,调节负性心理,稳定思想情绪,为戒毒人员应对疫情、安心戒治提供心理支持。为专业团队开设《抗疫心理援助基本要素》专业心理督导课程,帮助提升团队的心理危机干预实战技能,更好的树立积极的工作心态,帮助更多的服务对象。

处方二:开展特定对象的心理援助和干预。柳毅把湖北籍戒毒人员作为心理援助和危机干预的重点对象,结合疫情防控期间全天候教育时间和全封闭场所管理的特点,积极创新思维,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尝试性地开展日常内观,探索内观戒治技术在疫情防控时期的操作形式和技术运用,从安抚的角度缓解情绪,稳定思想,取得了良好成效。

处方三:教授专业心理防护方法。柳毅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带领团队参与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抗疫一线人员心理关怀手册》的编写工作。在服务社会大众的同时,将专业手册第一时间分享给一线的民警阅读使用。同时,他精心设计了腹式呼吸、蝴蝶拍、日常内观和体验福流等积极心理自我防护方法供封闭执勤期民警学习,取得了良好的辅导效果。

工作之余,柳毅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为社会承担更多的责任。他担任了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公职人员心理健康分会理事、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苏州市心理卫生协会理事、苏州市未成年人健康指导中心特邀心理咨询师以及苏州民防心理防护专业队核心成员。他牺牲了大量休息时间服务社会,换来的是公职人员认可的心理健康管理师,残疾人心中最温暖的点灯人,未成年学生们口中最爱的苏老师以及受灾群众最信任的专业援助者。柳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不断扩大司法行政戒毒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树立了戒毒人民警察勤政为民、司法惠民的良好形象。

在戒毒人员眼中,他不是家人,却胜似亲人;他不是老师,却春风化雨;他不是医生,却疗伤心灵。十余载的朝暮晨昏,柳毅用平凡孕育伟大,用坚守书写大爱,他用生命影响生命,为迷途深处的戒毒人员撑起了一片温暖的天空,用灵魂的魅力点亮了迷失生命的心灯。这,就是柳毅的初心,一个戒毒人民警察的坚守!一个戒毒人民警察的荣耀!

责任编辑:梁成栋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