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复旦附中特级语文教师黄荣华传授作文“秘籍”:怎样读懂作文题目

句子大全 2011-03-13 14:29:46
相关推荐

在语文复习的最后阶段,有几个需要关注的问题,我将以三篇文章分别讲解三个专题。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怎样读懂作文题目。

读懂作文题目,明白题意,是写作的第一步。读懂题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大家都知道,作文题目有许多类型,今天我们只就目前上海高考最有可能考的给材料作文,来谈一谈怎样读懂题目,读透题目,读出题意。

一、读全题目

读全题目,是做任何题目的要求。

对作文而言,读全题目,不丢一字,极其重要,否则就可能会把题目读偏,读歪,读跑。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不丢一字”!再强调一遍:“不丢一字”!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先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人好人中国好人中国上海好人中国上海抗击新冠病毒战斗中涌现的好人。

如果作文题目是“人”,写作范围极宽泛。

如果作文题目是“好人”,相对于“人”这个题,写作范围就缩小了一半。

如果是“中国好人”,写作范围又缩小了许多。

是“中国上海好人”,写作范围进一步缩小。

是“中国上海抗击新冠病毒战斗中涌现的好人”,我们就发现,写作范围就极小了。

所以,如果题目就是“中国上海抗击新冠病毒战斗中涌现的好人”,你写前面的任何一个点,写“人”,写“好人”,写“中国好人”,那都是因为没有读全题目,而造成的对题意理解的偏差。

可见,读全题目,是读懂题目的重要一步。否则,就会造成偏题甚至跑题。

但据我的了解,现在同学们审题时,不能读全题目的人还是不少的。

有的同学常常被题目中的某个字眼吸引住,或者说被绊住,一“字”挡目,一“词”挡目,读不出题意,导致偏题跑题。

如看到刚才这个题——“中国上海抗击新冠病毒战斗中涌现的好人”,有的同学因为对祖国有极深极强的热爱,于是大写“中国”怎样怎样;有的同学因为对“上海”二字极感兴趣,就写“上海”怎样怎样;依此类推,有的同学会写“好人”是怎样的人,有的同学则会写中国及世界的种种抗疫故事,有的同学则可能大书特书心中对新冠病毒的愤恨。

同学可能会说,这怎么可能呢?

其实上面我只是举了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好让同学看得更清楚——不读全题目,会出现怎样的偏题情况。

高考作文题目当然要比这个复杂得多,它不会像这个例子如此简单,一目了然。所以,因没有读全题目而导致偏题甚至跑题的现象,每年都有不少,因此,我们就需要特别警惕。

二、分清两类材料

读全题目后,我们要分清材料类型。目前上海卷给材料作文的材料,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

哪两大类?

第一类,就是材料从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构成完整的逻辑链。这样的材料或有明确的核心,或隐含着核心,且这个核心往往是在材料的最后才完全显现出来。读出了这个核心,才算读懂了题目。像2019年高考作文题,就是这一类型。

第二类,就是材料由对立统一两个概念组成。这样的材料属于两概念辩证思考题,或有明确的两概念对立统一,或隐含着两概念对立统一。读出了两概念对立统一,就是读懂了题目。像2018年高考作文题,就是这一类型。

这种题目的题意,与第一类的题意是不同的:第一类的题意,是你的作文要去证明的核心;而这类题目的题意,是你的作文要去阐释的话题。

三、找到第一类材料的逻辑链,由此获得材料的核心

我们先看2019年高考题——

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

这个题目的逻辑链如下:

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由此比较中我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我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至此,材料的核心呈现出来了怎样自觉寻找“中国味”?就是——在比较、反省中发现、认识、确认“中国味”

从上面的逻辑链条中可以看到,这个材料最后指向的是怎样“寻找‘中国味’”。

怎样“寻找”?先是比较——与不同国家的音乐、不同风格的音调比较,在比较中对中国味的音乐有更深的感受;然后是更自觉地扩展对“中国味”寻找的范围——由中国味的音乐,到中国味的一切,就是一切“中国味”;最后,获得对“中国味”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与把握。

那么,这样“寻找‘中国味’”的故事,给人们认识事物怎样的启示?

1.认识事物有一个在比较中发现的过程。

2.认识事物有一个由特殊到普遍的认知过程。

3.这是一个隐含着在反省中掀开遮蔽获得真实的过程。

4.这是一个不断发现自我,在发现中更加热爱自我、珍视自我的认知过程。

5.这是一个中国人在国门打开之后,在与外国文化比较之后,不断发现中国味、认识中国味,从而更加热爱中国味、珍视中国味的认知过程。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这些启示的不同,与读全题目、读透题目很有关系,可以说有很大关联。我们看——

1.在比较中发现。读题读了一半就止步了,只读到前两句。

2.这有一个由特殊到普遍的认知过程。 题读全了,但读到表层就停止了。

3.这有一个在反省中掀开遮蔽获得真实的过程。题读全了,并且由表层深入里面一层了,能由比较到反省,算是读得比较透了。

4.这是一个不断发现自我,在发现中更加热爱自我、珍视自我的认知过程。题读全了,由表层深入里面两层了,能由反省到珍视,读得更透了。

5.这是一个中国人在国门打开之后,在与外国文化比较之后,不断发现中国味、认识中国味,从而更加热爱中国味、珍视中国味的认知过程。题读全了,由表层深入里面三层了,能由反省到珍视,由自我到民族,完全读透题目了。

这是2019年高考题分析。我们由此可以看到,读全题,读透题,是极重要的。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2020年杨浦区一模考作文题:

一本好书,我们往往先把它买下来,然后抛诸脑后;一首好诗,我们总是先把它收藏起来,然后再难想到细细地咀嚼它、品味它。我们似乎占有了很多东西,但是它们却从未真正丰富过我们的心灵。

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认识?

这道题目的逻辑链如下:

一本好书,我们往往先把它买下来,然后抛诸脑后这是说,我们不是真喜欢(好书)

一首好诗,我们总是先把它收藏起来,然后再难想到细细地咀嚼它、品味它这是说,我们不是真爱(好诗)

我们似乎占有了很多东西,但是它们却从未真正丰富过我们的心灵。这是说,我们占有很多东西只是欲望的满足,不是灵魂的饱满。这是在呼唤心灵的丰富。至此,材料的核心呈现出来了——“好”“东西”应该“丰富”“我们的心灵”,使我们成为精神的富翁。

从上面的逻辑链中可以看到,这个材料最后指向“好”“东西”应该“丰富”“我们的心灵”,使我们成为精神的富翁。

怎样“成为精神的富翁”呢?

先是与“一本好书,我们往往先把它买下来,然后抛诸脑后”这样的做法相反,将“好书”置于案头,常读常新;

再是与“一首好诗,我们总是先把它收藏起来,然后再难想到细细地咀嚼它、品味它”这样的做法相反,将“好诗”反复咀嚼、品味,嚼出滋味,品出诗意。

然后是改变“我们似乎占有了很多东西,但是它们却从未真正丰富过我们的心灵”这种现象,改变这样的现象,让好的精神食粮不断地丰富我们的心灵。

最后,在这个逻辑链中,我们确认——心灵的丰富,灵魂的饱满,才是真正的富有。

于是我们从这段话中得到这样的认识——

1.要将好书置于案头,常读常新,丰富心灵。题读全了,由“好诗”到心灵丰富,由表层深入里面一层了。

2.将“好书”常读常新,将“好诗”反复咀嚼、品味,嚼出滋味,品出诗意,心灵富有。题目读全了,由“好诗”“好书”到心灵富有,由表层深入里面两层了。

3.抑制物的“占有”,让好的精神食粮丰富我们的心灵,成为精神富翁。题目读全了,由“好诗”“好书”到“好的精神食粮”再到“精神富翁”,由表层深入里面三层了。

通过上面两个题目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对第一类材料,“不丢一字”地读完全,读完整,发现材料完整的逻辑链,就能命中靶心,再由表及里,就能进入靶心的深层,把握作文题目的核心。

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说法:作文题目的写作角度是很多的,给材料作文只要找到合适的角度来写既可,没有什么核心不核心的。

我认为这样的说法只对了一半,它的前半是对的,每个题目确实都会有很多写作角度,但这种说法的后半是有问题的,对我们刚才讲的这一类材料是不适合的。因为这一类材料,只有把握了它的核心,我们找到的写作点才会很好地契合题意。而我们的写作点与题意的契合度越大,我们作文的立意就越精准。这就叫做“精准打击”!

像上面两题,第一题的写作点如果能与材料里蕴含的“在比较、反省中发现‘中国味’”契合得很紧密,第二题的写作点如果能与材料里蕴含的“让好的精神食粮丰富我们的心灵”契合得很密,我们的作文就可谓“精准打击”了。

四、读出第二类材料“两概念”的“一体”与“两面”。

两概念辩证思考题,是上海近些年高考作文的常客,也是有较大写作难度的题目。

我们看,2014年作文题隐含“自由”与“限制”两概念,2015年隐含“柔软”与“坚硬”两概念,2017年隐含“相信”与“怀疑”两概念,2018年隐含“主动需要”与“被(动)需要”两概念。

既然是常客,又有较大的写作难度,我们就要有更多的关注。

1.什么是两概念辩证思考?

就是两个对立统一概念的辩证思考。

对立统一两个概念,就是一体两面,就像一枚硬币有两面。

2.认识“一体”,没有“一体”,“两面”就不存在。

“硬币”是“一体”,有了这个“一体”,才有“硬币的正面”与“硬币的反面”。

我们看2014年的材料——“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这里的一体是“穿越沙漠”,有了这个一体,才有“穿越的自由”与“穿越的限制”这两面。

再看2015年的材料——“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这里的一体是“人的自我和谐”,有了这个一体,才有“心中的坚硬”与“心中的柔软”这两面。

再看2017年的材料——“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

这里的一体是“生活变数的预测”,有了这个“一体”,才有“对预测的相信”与“对预测的怀疑”。

再看2018年的材料——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

这个材料表面看,只是怎样认识“被(动)需要”,实则有它的对立面,那就是“主动需要”。“主动需要”与“被(动)需要”——这两种需要都存在“人们渴望满足需求以实现自己的价值”这个一体上。

也就是说,这里的两种对立的需要,都是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体现,是构建和谐自我与和谐社会的普遍诉求。所以,如果不能清楚地认识到“人们渴望满足需求以实现自己的价值”这个一体,不能看到这个一体上的两种需要,也就无法真正理解“被需要”。

以上题目,都要在“一体”的前提下思考,都不能抛弃“一体”来谈“两概念”。否则就会偏题,甚至跑题。

因此,2014年的题目不能丢弃“穿越沙漠”来谈“自由”与“限制”,2015年的题目不能丢弃“人的自我和谐”来谈“坚硬”与“柔软”,2017年的题目不能丢弃“生活变数的预测”来谈“相信”与“怀疑”,2018年的题目不能丢弃“人们渴望满足需求以实现自己的价值”来谈“主动需要”与“被(动)需要”。

3.这里的“辩证”是指思考对立统一两概念时,有明确的观点,并且能自圆其说。

要特别强调,“辩证”不是骑墙,不是对两概念“各打五十大板”。“辩证思考”一定不能停留在“万事都有利弊”“一切都有好坏”“事物都有正反两面”这类终极原理的表面。

为什么强调这个?因为这类终极原理,谁都明白,你写出来等于没有写什么。比如去年的高考作文题,一些同学就停留在“认识事物有一个过程”这个表面,这可以说是基本上没有思考的;有的同学写认识事物需要比较,这就有那么一点点思考了。

“辩证思考”一定要走进题目设定的具体情境中思考,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去年的高考题,就一定要走进“我”“寻找”“中国味”这样的具体进程中去思考,才能真正发现这道题目讲的“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比较、反观、自醒、觉悟”的过程。有这样的认识,才算有比较深刻的思考。

两概念辩证思考则更需要走进题目设定的具体的“一体”之中去看“两面”,在具体的“一体”之中找到自己想写的写作面,或正面,或反面。如2018年的题目,就一定要走进“人们渴望满足需求以实现自己的价值”这个一体之中,来谈“被(动)需求”,来思考“被(动)需求”在人生价值实现方面的意义与价值,来思考“被(动)需求”的满足对个体和谐与社会和谐的意义与价值。离开了这个前提,你谈的“被(动)需求”就会很泛,甚至会偏题、跑离。

4.怎样才算有明确的观点?

简单地说,就是面对一种现象、一个事件、一种说法……你有明确的态度、立场,赞成或反对,认为好或坏,判断对或错,欣赏美或批判丑,而不是赞成又反对,认为好又认为坏,判断为对又判断为错,欣赏其美又批判其丑。如2018年的题目,你不能说“被需求”使人生美丽,也使人生丑陋。你要么说“被需求”使人生美丽,要么说“被需求”使人生丑陋。

同学们,今天我从“读全题目”、“分清两类材料”、“找到第一类材料的逻辑链,由此获得材料的核心”、“读出第二类材料两概念的‘一体’与‘两面’”这四个方面,讲了“怎样读懂作文题目”。

最后给大家一个题目,供大家思考——

当今社会有一种重要现象:人们谈论热点问题时,最后往往是不同态度、不同立场的人相互厮杀,而厮杀本身却常常与热点问题已相距甚远,甚至毫无关系。

这种现象显示了“情绪与理性”的矛盾。你对此有怎样的看法?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编辑:潇予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