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中考文言诗文重点篇目《爱莲说》考点整理

句子大全 2011-01-07 13:41:05
相关推荐

1、本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表达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贵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异。 2、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作正衬和反衬,含蓄而深刻地表达了文章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句式特点:骈散相间,音韵私韵,顿挫有致。 二、重点字词 蕃:多 独:仅,只 濯:洗涤 清涟:水清而有微波的样子,指清水 妖:美丽而不庄重 亭亭:挺立的样子 植:竖立 亵:亲近而不庄重 谓:认为 鲜:少 宜:当然 蔓:长枝蔓,指牵牵连连的 枝:长枝丫,指枝枝节节的 益:更加 三、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4、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四、中考试题 1、本文主要写 莲之爱 ,为什么还要写 菊之爱 、 牡丹之爱 呢? 以 菊之爱 、 牡丹之爱 衬托 莲之爱 ,突出莲的高洁质朴,赋予莲花美好的品质,同时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正直伟岸的高尚情操。 2、文中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从其象征意义入手谈谈你的认识。 象征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的品质,在当今社会,学习这一品质尤其重要。 3、陶渊明 独爱菊 ,周敦颐 独爱莲 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不同? 相同点:表现出他们不随波逐流的态度。 不同点:陶渊明面对污浊的环境,选择了归隐;周敦颐强调人格修养,尽管周边的环境很不好,但可以不同流合污,保持高尚人格。 4、从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追求? (追求高尚情操正直人格) 5、某市在确实市花的活动中,居于民意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如果让你选择其中一种,你赞成哪种花?并谈谈理由。 示例一:赞成兰花,兰花无论位于何处都是默默无闻的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具有纯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 示例二:赞成梅花, 梅花香自苦寒来 ,梅花能凌霜傲雪,展示了逆境中奋进,战胜困难的精神。 示例三:赞成桂花,桂花不仅香气浓郁,而且可以作为香料入药入茶,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自然让人联想到无私的奉献。 6、说说作者心中的君子具有怎样的品质? 围绕 不同流合污 、 不慕名利 、 特立独行 、 洁身自好 、 庄重 、 质朴 、 正直 作答,要写出两点以上。 示例: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该具有洁身自好、不慕名利、庄重正直的高贵品质。 7、 世人甚爱牡丹 表明世人的生活态度是 贪慕富贵,随波逐流 。 予独爱莲 表明作者的生活态度是 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 8、 独爱菊 、 独爱莲 两个 独 字有何意蕴? 表现出周敦颐和陶渊明特立独行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 9、《爱莲说》的结构,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从爱莲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水陆草木之花为莲的总陪衬,以菊和牡丹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隐逸者、富贵者、君子。 10、《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1、全文的中心句(主旨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12、文中作者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把莲花比作君子。古诗词中,也用到了这种手法,如李白在《闻玉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用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抒写对友人绵绵不尽的深情;李商隐在《无题》中用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表达了坚贞的爱情;龚自珍在《己交杂诗》中用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展示诗人为国效力的献身精神。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