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家里越乱娃越精?“垃圾堆”里养不出聪明娃 “乱中有序”是重点

句子大全 2010-09-18 20:39:04
相关推荐

定稿:欧阳比文

早上群里聊天,皮皮妈吐槽孩子太淘了,给家里弄得乱七八糟的,玩具收拾完没多久就又被孩子弄出来了。不少宝妈纷纷表示感同身受。

但豆豆妈却提到一个很有趣的观点,“你们不知道吗?家里被搞得越乱说明孩子越聪明啊。”

最近,这个说法似乎流行挺广的,很多人都说,家里越乱说明孩子越聪明,甚至不少家长还尝试把家里搞乱一些,“可以刺激孩子大脑,让孩子发育的更好,更聪明。”

“家里乱”真的和孩子“聪明”有关系?

对于这个说法,甚至不少文章还有案例可以佐证。比如脸书的创始人扎克伯格的桌面,从来都是很凌乱,又或者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桌面,也是凌乱不堪。

不少家长也因此信誓旦旦的说,你瞅瞅,名人都这样,我们也可以效仿啊。

但仔细一想,好像哪里又不对。照这个理论说的话,在同龄孩子群里找一下谁的家比较凌乱,就能预判这个孩子将来会更成功?显然不可能。

“家里乱”和“孩子聪明”完全是两回事。

从儿童心理发展学的角度来说,在一定程度上,二者确实存在一定的联系,但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那么家庭环境到底对孩子的成长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既然说到了家庭环境的整洁与否,咱们就从这两个角度来分析,看看过于整洁或者凌乱的家庭都会对孩子成长造成哪些影响。

1)家里太整洁,限制孩子能力发展

很多家长对家里会分外的追求整洁,从孩子小时候就会开始非常注意卫生,看不得孩子吃东西吃一身,也受不了玩闹弄得一身灰头土脸。

因此,不光嘴上总会唠叨孩子注意卫生,在家里还会给娃定下各种规矩,不许孩子这样、不许孩子那样。

孩子6个月到3岁的时候,正是大脑发育完成的第二阶段,这期间大脑发育完成度大约在80%~90%,并且是活跃程度是成人的2倍左右。

在这个阶段将家中摆放的过于整齐,实际上就是大大减少了孩子和各种物品可能接触的机会,也就减少了孩子和外界产生联系、发生刺激的可能。对娃的脑发育是不利的。

另外,太过整洁干净的环境对于正处于“高速探索外界阶段”的宝宝来说,也是一种阻碍。家长的阻止和批评,会让孩子害怕弄乱家里,这甚至影响其性格,导致娃变得自卑胆小。

2)家里太凌乱,孩子会缺失秩序感

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家里太过凌乱,杂乱无章,也会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会让孩子的身心健康都出现问题。

家里太过凌乱,孩子房间里绘本、玩具哪哪都是,散落各地,孩子想找自己的物品总是找不到,时间一久脾气容易变得暴躁。

家里环境太凌乱,还会让孩子缺失秩序感。会造成孩子内心秩序感薄弱,甚至缺乏基本的安全感。

在家里的时候,孩子习惯乱一些可能还无所谓,但这对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是没有帮助的,等孩子上幼儿园或者上小学了。受到学校里“规则的约束”,很多问题就浮出水面了。

学会“乱中有序”,才能养出聪明懂事的好孩子

家里既不能太整洁,又不能太乱,那可咋办?家长在有秩序的大前提下,给孩子创造“有序的乱”,才能更好培养孩子的探索和表达能力。

1)给娃准备专属空间

孩子喜欢涂鸦,有的家长就让孩子随便乱涂乱画,这样其实并不好,家长可以找一处专门的墙壁,给孩子贴上家用黑板贴纸,专门让孩子在这里发挥想象。

孩子吃东西太脏的话就准备一大块餐布,再给孩子准备一个好清洗的硅胶围兜,让孩子自己边吃边玩,最后也容易清理。

孩子玩具太多就在房间里给孩子准备一个玩具角落,让孩子把他的宝贝按自己的喜好放在角落里。

给孩子准备专属空间,可以让孩子随心所欲的去探索自己的世界,同时还能清楚的明白“边界意识”,也会让孩子懂得“守规矩”的含义。

更重要的是孩子意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也感受到了被父母尊重。

2)跟宝宝一起玩,帮娃在凌乱之中变得有序

对于稍大一些的孩子,家长可以采取跟娃一起玩的方式来帮助孩子在“乱中有序”里理解规则的意义。

比如带着孩子玩一些汽车行驶的“交通规则”游戏,让孩子在玩耍中默默的懂得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带孩子玩一些拼图类、积木类的玩具,引导孩子学会收集和归纳等等。

跟孩子一起做这些,不仅能帮孩子养成好的规则习惯,也能让孩子学着帮家长整理房间,做家务,变成父母的“好帮手”。

锦鲤妈咪有话说

“房间乱不乱”和孩子将来“聪明与否”并没有因果关系,而且孩子是否聪明也并非衡量其将来能否有出息的标准,更不是衡量他未来是否幸福的标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