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晋江灵源街道闽南古厝群 记载满满的“乡愁记忆”

句子大全 2009-08-03 07:23:20
相关推荐

正文 晋江灵源街道闽南古厝群 记载满满的“乡愁记忆” 2014-08-20 11:50 来源:晋江经济报 0

灵水古民居

世纪大道上,周围的红花绿树与高楼大厦相映成趣;驶到灵源街道灵水社区时,路边的风景陡然一变,换成了古色古香的闽南古厝群,据说这里的每一座房屋都是一部活的历史,记载着满满当当的 乡愁记忆 。

话桑别墅是灵水 原住民 吴裕慈代管的一栋始建于民国时期的中西合璧特色建筑,主人早年移居加拿大,不时会回家乡看一看。话桑别墅一半是钢筋混凝土的西洋特色建筑,另一半则是独具闽南特色的 皇宫起 红砖建筑。站在代管了半世纪之久的别墅前,已80岁高龄的吴裕慈老人感慨万千。由于祖厝的一些石雕、窗花、砖雕极具历史价值,十几年前惨遭人盗挖;加之房屋年迈导致 生命力 枯竭,一场暴雨便足以带来巨大的杀伤力, 这些祖厝如果没有加强管理和有效利用起来,很快就会衰败没落的 。吴裕慈守护灵水古民居部分祖厝已半世纪之久,见证了这些房屋由处处炊烟升起到如今的萧条之景。

2002年,吴裕慈对这栋房屋进行一次大整修并安装了铁门后,便谋划着如何让房屋再次充满人气。思考再三,他决定把祖厝一层租出去,作为农家乐的场所。 这些房子是连接家族血脉的重要载体,是那些华侨们寻根问祖的地方。尽管他们现在生活在国外,但总要回来找寻自己的根。 吴裕慈看着祖厝满怀深情地说道。灵水 原住民 吴志柏也对这些古厝充满情感,对于老房子的感情是 又爱又恨 。 爱的是这里留下了太多记忆,一砖一瓦都是一种感情的寄托;恨的是没有善加利用,荒废了很可惜。 吴志柏期待着这些古厝能够重燃生机。

第一个吃螃蟹,让古民居得到有效利用的是灵水 原住民 吴老板,一直在外做餐馆的他,自从世纪大道修到家门口后,他便发现了商机,交通便利驱使他把餐馆开到自己的祖厝里,并租用话桑别墅部分场地,经营起乡土特色浓郁的农家乐。 这里冬暖夏凉又很有地方特色,能够利用起来还是很好的。 吴老板表示,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化,很多祖厝基本都是人去楼空,真正居住在祖厝里的 原住民 不到半数。而今餐馆经营了一年多,生意还不错,加上3A级旅游景点的灵源山就在灵水社区背后,相信用不了多久,会有越来越多游客前来旅游,也能够带动店里的人气。

灵水古民居是一笔留住 乡愁记忆 的宝贵遗产,也是不可再生的、潜在的旅游资源。 灵源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黄长沙介绍,这些居于世纪大道南拓及泉安中路之间的古厝群,较为集中且保护得较为完好。近年来,街道坚持 保护第一、开发第二 的原则,坚定一切规划首先考虑村民的理念,对古民居周边环境做了很大的整改、保洁;并策划将其纳入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进行改造、提升。 我们希望百姓不仅生活在整洁干净的环境里,还能在祖辈们留下根脉的地方通过旅游创收,实现多方共赢。 黄长沙表示,对古民居的保护利用都是在基于保留村落原始风貌的基础上,再有计划地结合当地文化生活、乡村旅游特色,走出一条绿色的、可持续的发展新道路。(记者 林文婧 通讯员 蔡燕双 文图)

关键词:灵水古民居

灵水古民居建筑体现了中华民族和闽南地域的历史文化特色,是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资源。古民居建筑均为布局传统的闽南风貌,具有中轴明显,左右对称,主次有序的封闭型建筑,在木、砖、石建筑构件上均有着精美花纹图案雕饰,大门门额嵌有镌刻主人姓氏郡望堂号的石匾。项目总规模1500亩左右,计划分期实施,现正与几家设计院进行初步意向接触,进行前期概念性规划。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