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朱曜奎:我就是喜欢画画!

句子大全 2009-05-22 20:54:00
相关推荐

“我就是喜欢画画!”,这是朱曜奎先生平常对外人说得最多的话,这么朴实的话语,对于这位桃李满天下、一辈子恪守“草木人生”态度且近90岁高龄的老先生来说,有着更多的人生意味。

人物档案:

朱曜奎

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

中国杰出美术教育家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中国“大美术”倡导者和践行者

中国少数民族美术教育的奠基者

中国民办艺术设计教育的开拓者

新中国“泼漆画法”的开创者

新中国现代壁画开拓者之一

1932 年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其父朱士杰为我国早期美术教育家,中国第一代油画 家之一。朱曜奎 1948 年在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学习油画,师从颜文樑、刘海粟等大师,1953 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

他不但绘画根基扎实,而且艺术兴趣广博。擅长油画、漆画、壁画以及公共艺术。曾钻研中外艺术遗产,探求艺术规律。在油画创作方面,他勤于探索,勇于创新,以独特的中国山水油画著称 , 其作品遍布全国多个博物馆、机场、纪念馆等公共场所。曾参与拓创中国现代壁画艺术、漆画艺术、以及公共艺术。其作品在日本、美国、韩国、香港、马来西亚等地区展览并受到好评,在台北展出时作品全部被收藏家收藏。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中央民族事务委员授意朱曜奎教授创建中央民族学院“文艺系”, 即现在的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音乐学院和舞蹈学院的前身 。为了熟悉和了解少数民族实际情况,及办学的适应性,他走遍全国各民族地区,根据当时实际情况,培养了不少少数民族的艺术大学生。自己也真正熟悉了中华大地,理解了中国为什么把风景画称之为山水画,使自己走上了山水油画的创作道路。

六十年代中到七十年代初,文化大革命后期,由于国家发展需要加强出口特种工艺美 术,朱曜奎六十年代中期被调到第二轻工业部,首创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及管理部署全国工艺美术院校的教学业务,又进行了对特种工艺美术的考察和研究。

李先念副主席授意,由轻工业部委派朱曜奎教授提前恢复“中央工艺美院”,发展和倡导“大美术”,掀起壁画潮,发展漆画、纤维艺术、公共艺术及教育,曾获教委颁发的教育成果一等奖。

为了推动中国艺术设计的教育,1992 年朱曜奎教授退休后自筹资金首创“艺术设计 学院”,为国家培养 2000 多名社会急需的艺术设计学生。

朱曜奎教授还被聘为美国英特大学艺术设计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壁画家协会 顾问、中国金币总公司金色文化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老教授协会文艺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北京民间艺术学会会员、中西文化交流协会(美国)常务理事、北京建设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北京人文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福建南洋学院名誉院长、国际艺术设计师理事会理事及中国代表。

以下内容源自朱曜奎先生自述:

——草木人生

我虽生逢乱世,经历了诸多的磨难,却有幸运女神的眷顾,安然的从狂风骤雨中走来,我看到过孱弱的、被日本帝国主义欺凌 的“中国”,也经历过非正常的人间;现在祖国强大了,我由衷感到高兴和自豪。

我出生于1932年,时值内忧外患的民国时期,日本的入侵使整个中国陷入了巨大的灾难之中,国蒙难,家亦如同风雨之中的孤舟,颠沛流离的苦日子自幼就成了家常便饭,幸运的是在家父悉心培育和牵引下,得到缪斯女神的眷恋,使我从少年时期即喜欢上绘画。

家父朱士杰,于 1922年与颜文樑、胡粹中创办了苏州美术专科学校。苏州美专是我国最早的美术学校之一,对我国早期美术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我出生那年,他们建立了中国第一家具有天光画室的西式教学大楼,并在后来购置了当时最成系统、最大体量的石膏教具,践行他们“教育救国”的理想。家父与颜文樑、胡粹中被称“沧浪三杰”,昵称“眼乌珠”(颜、胡、朱的吴语谐音),形象地比喻了三位视觉艺术大师。

家父从苏州美专的创建到并入华东艺专(迁回宁后更名为南京艺术学院),他始终没有离开过自己为之奋斗的院校,他关于“求真存实”“求真为民”“求真为世”“求真育艺”的学术主张和教学、创作实践,是对中国写实画派的重要贡献,并且培养出新中国一批著名的现实主义画家,如董希文、李宗津、杨之光、莫朴、赵宗藻、冯一鸣、罗尔纯、杨淑卿、王克庆、卢沉、徐永祥、朱颖人、舒传熹、吴劳、张世简、周正、蔡诚秀、于长弓、俞云阶、陆国英等等。他严谨的治学与世无争的“草木人生”态度,影响着我一生。

——就是喜欢画画

我就是喜欢画画!高兴也画,不高兴也画。由于家父的原因,我于1947年开始在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学习油画,师从颜文樑先生。在我后来七十多年的从教、办学、从艺的历程里,无论我遇到什么艰难的或愉快的事,我都会拿起的画笔,通过作品表达我自己的情感,记录当时心境。我将 “励志、悟道、寄情”的主张,充分的贯穿在教学上、艺术创作上,用绘画制造快乐,征服所有的苦难!

——大美术的践行

在中央民族学院、中央工艺美院和后来办学时期,我和同事们一道积极推行“大美术”的主张,通过美学教育,为国家的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我通过在油画、漆画、壁画、陶艺、纤维、插画、设计、空间、动漫等领域的践行,继承了我父亲的“美育救国、强国”的遗愿,将他发展中国“实用美术”的主张,更深入一步推行,让“美学”成为各行各业巨大的竞争力和生产力。我欣喜的看到,我几十年的教学成果,近三千的学生,在各大艺术院校以及各类设计行业中都是重要的人才。

——如何保持创作热情

在我七十多年的艺术创作生涯里,绘画这件事,就是我调理情绪的日常习惯,并不需要太多的理由,人若是对某种事物喜欢了,就自然有热情,这也是缪斯女神魅力所在吧。一画就是大半个世纪,我非常庆幸掌握了这项技能,让我即便已是耄耋之年,每天也有着强烈的创作欲望,每一天过得也非常充实,心情也非常愉快。

——不想重复自己

我创作时,通常是要放着音乐,完全沉醉于绘画这件事上。青少年时期,扎实的基本功训练和学习,使我具备了很好的造型能力和创作能力,使得我每一幅作品都有不同的面貌。我认为,一个好艺术家,应该具备这样的基本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认知。

——作品里的中国精神

一个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我认为投入最热忱的情怀是必须的,对河山、对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和一切景物等必须要有热爱,我们的作品才会有生命力。咱们中国是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国度,其文化的厚度和广度是无可比拟的,应吸收其中营养,我常常在中国山水画里吸取其中精神和精髓,创造自己的画作,以明志、明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