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何凯凯//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我

好句子 2011-06-02 18:04:46
相关推荐

今日作家——每天推出新作家!

平凡的世界,平凡的我

文/何凯凯

五年前,一个淅淅沥沥的傍晚,那时还是夏秋之际,绵绵的细雨,淋漓了上上下下,感觉到雨滴,总是会时不时地飘打进来。一个人坐在炕头,窝在那里,也不管姿势优不优雅,有没有品味,合适就好。手里拿了本《人生》,封面是马云的话,如果不是路遥的《人生》,我可能还在蹬三轮车。后来,我在读《平凡的世界》的时候,还是这句话,只不过书名换成了《平凡的世界》,以至于让我怀疑,马云先生是不是就读过这两部书。买来的盗版书,其实当时我还分不来正版,盗版。只是在学校门口买来,作为一种闲暇时的消遣。而这部书,我也没有想到会那么大的影响了我。路遥这个名字,也就深深地烙印在了我心里,使我对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让我不断为之奋斗。

高加林是人生中的人物,据说,当时加加林登上月球,路遥是很兴奋的,在他创作小说《人生》的时候,毫不犹豫,用了加林这个名,显得中国化一点,加了个中国姓。贾平凹在谈到路遥时说,他是一个优秀的作家,他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他是一个气势磅礴的人。但他是夸父,倒在干渴的路上。陈忠实也对这么一位出身陕北的作家不吝赞美。

让我产生文学兴趣的,也就是小说本身所带给我的美感。那种启发与激励是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高加林向往什么生活?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一再地想挣脱农村说带给他的种种束缚。究竟是选择刘巧珍,还是黄亚萍,或许在当初的他看来是要视条件而定的。也就是传统的门当户对吧。为什么在路遥的笔下,一方面给人以责任感很强烈,自尊心很强烈的形象,而另一方面,不愿去突破既有规则。也就是说为什么他不愿意去打破常规,做出惊世骇俗之举。路遥不可以,而莫言身上,淋漓尽致,土匪、革命、抗日、性爱,为了爱情,高粱地里,也要去打破门户之见,也要去和父母之命抗争。而且是用实际行为。展现的是一个敢爱敢恨的九儿。路遥是深受既有规则之害,又不愿去突破既有规则为什么?

城乡发展,改革开放,这是时代的命题,也是时代的背景,路遥在选择的时候,以人物的反复入城、出城,以及命运的落差来体现的,高加林是高中毕业,回村做了民办教师,但这一机会,却因为村里大能人,也是掌权人物高明楼的儿子给顶替了,在他最无奈,最失意彷徨的时候,刘巧珍进入了他的世界。带给了他难得的温存。而在他有机会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当起记者的时候,这个时候,在他的眼里不自觉的会将黄亚萍与刘巧珍相比,何者大放光彩,何者黯然失色,一目了然。似乎悲剧都是从比较中产生的。

来路不正的高加林,迫于无奈,只能回村,而这时,刘巧珍已经嫁人,黄亚萍也随他的父母去了江苏。命运似乎是和他开了个玩笑。高加林这么做到底对不对,婚姻自由,这么解释完全没有错,究竟该选择谁,其实指代的是不同的命运走向。和刘巧珍,那么就待在了农村,和土地束缚在了一起,即使是个教师,也显得窝囊。路遥是有大志向的人,而他笔下的人物,也如他一般,热心政治,关心国家大事。而和黄亚萍在一起,这样的机会自己是会施展自己的。也就是说,如果再给他一次选择的机会,还是会和黄亚萍在一起,这是他的天性使然,也是自己绝不后悔的理由。

这一语境到了平凡的世界里,高加林一分为二,一个化身孙少安,留在了农村;一个化身孙少平,去了城市。孙少安是有改变自己的机会的,为了帮扶家里的光景,他放弃了自己继续读书的机会,十三岁起,就和父亲一起挣工分,劳动。供弟弟妹妹读书上学。在爱情上,他拒绝了和干部子弟田润叶的结合,而选择了山西姑娘贺秀莲。少平是和田福军的女儿田晓霞在一起了。究竟这两种爱情,有没有合理性,留在农村,还是在城市里漂泊。我想在城市里的生活,并不只是为了金钱,而应该是年轻人所独有的激情。

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固然很美好,但只有和孙少安的无奈合并起来,才是完整的爱情。可能有一句当与不当的话,是这么说的,爱情仅有激情就足够了,而婚姻,需要的是权衡。全世界我想只有中国,会有这么复杂的宗法伦理关系。王满银劳教,一家人,都不得安宁。我也很难说好与不好。有人能帮你,那么你也就需要帮他人。似乎成了一种利益共同体。

那个时候的话语,人等于人民,等于群众,等于集体。政治性是文艺的要求,也是目的。文学本身就是上层建筑,也就具有着意识形态性。但路遥笔下的人物,命运的转折,不是去当官,就是去做教师,或者去当记者。吃公家饭,成为了摆脱农门的象征。是不是这样,我是90后,应该说,当前还有这种思想存留。而当时的社会,阶级流动性差,改变命运,改变阶级,改变出身,成为了大多数人的诉求。今天的我们,是富有创造力的一代,铁饭碗,早已被打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了时代的潮流。在这股潮流浩浩荡荡的席卷下,顺他的生,逆他的亡。

时间一晃,我从事文学这么多年了,还是新手,写了太多不成器的东西,自娱自乐,也爱发出来炫耀炫耀。似乎在耳边仍然回荡着路遥先生的声音“我是一个地道的农民的儿子,我个人认为这个世界是普通人的世界。普通人的世界当然是一个平凡的世界,但也是一个永远伟大的世界。我呢,作为这个世界里的一名普通劳动者,将永远 把普通者的世界,当作我创作的一个神圣的上帝。无论我们在生活中多少困难、痛苦、甚至不幸,但是我们仍然有理由,为我们所生活过的土地和岁月,而感到自豪。”

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你我,我们都会有无奈,都会有痛苦,都会有悲伤,也都有希望。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伴随着阵痛。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但我们仍然满怀信心,在春天辛勤播种,用撒下的汗水,去犒慰土地。收获的季节,到底怎么样,农民只能眼巴巴的望着天,渴盼着风调雨顺。无论结果怎么样,在这块土地上,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这就是我们生存的价值所在。

而今,过去了这么多年,我的人生也走过了二十岁,大学毕业的时候,面临的选择,就是回到农村,还是去城里。选择的人生是像孙少安一样无奈和田润叶失之交臂,还是和孙少平一样,与田晓霞,有了开始没有结局。还是像高加林一样,只是一场荒唐,一场游戏一场梦。我不知道答案,至少,我的人生需要在新的时代的淘炼下,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创造属于我自己的未来。

何凯凯

何凯凯1997年生,陕西三原人,现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咸阳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吉林省高校诗歌联盟创作部部长。作品见于《加拿大华人社区报》《洵南日报》《台湾好报》《中华诗词月刊》《长白山诗词》《文化艺术报》《中国诗赋》《中华辞赋》等报刊杂志。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