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白居易46岁游览古寺 看到满山桃花写下这首诗 开篇就是绝妙之句

好句子 2009-09-03 14:02:57
相关推荐

诗词往往运用简单的语言就能将诗人进行创作时的所感所想充分地、生动地表达了出来。诗人笔下的诗往往都与自己的当时的际遇以及对人生的感悟有关,而很多诗词作品尽管通俗易懂,动人心魄的力量从来不缺,甚至有的作品对我们还有着深刻的启迪与指导作用,而风格也因人而异。

比如李白推杯换盏之中往往都有浪漫色彩浓重的名句出现: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杜甫在登上泰山时会发出: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的绝妙感叹。

苏轼在想念自己的弟弟子由时,将自己的内心感情升华到了一个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小赫赫今天为大家介绍的这首诗是来自于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对于这首诗,想必我们都比较熟悉。

众所周知,白居易的诗,就是一通俗易懂而著称,而即使是这样的简单、通俗也不会影响其所蕴含着的哲理与感悟。

白居易作此诗时正值他被贬谪江州,孟夏时节,春天那股浓重的气息已然过去,自然万物归于平静,没有了春天的热闹非凡,而就在白居易来到大林寺时,偶然发现了在墙外的一片陡然盛开的桃花林。正所谓在:

山高地深,时节绝晚

时出现了比较少见的现象。其实,现在看来这是一种正常的物候现象,但是对于古代人而言,这样的特殊性可谓蕴含着不可言说的神秘力量。整首诗无一生僻字,看似信手拈来,但是白居易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将自己对于大自然的真切感受细腻地描写了出来,他用这样“简单”的诗句向我们诉说着自然的美和其中蕴含的哲理。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语言与写作手法方面也没有特别之处,但是他却将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普遍”、“普通”的现象细细分析揣摩后,用通俗的语勾勒出一种深邃谧静的意境,且开篇就是千古名句,让我们站在白乐天的视角品读一下这首简单的小诗。

最美人间四月天

本意:四月孟夏时节,我与朋友漫步在庐山脚下,放眼望去春天已经走远啦!那村落中曾经争艳万分的百花,早已跟随春天远去的脚步而逐渐凋落,但是在庐山上明显有一片盛开着的桃花林,异常娇艳。细问之下才知道那里是大林寺的所在。

结合后两句可以知道,在看到大林寺的桃花之前,白居易其实心内是惆怅与失望,甚至有些恼怒的,因为他不愿看到春光远去,不愿意看到百花凋落,但是庐山上大林寺的桃花林此时的盛开给了白居易一个不小的惊喜,他没有想到在这样的孟夏季节还有这一大片盛开地略显孤独的桃花林。从开始的失落到后来的欣喜,白居易只用了六个字“芳菲尽”、“始盛开”。这样的惊喜无异于将白居易在那一瞬间离开了令人悲伤的现实而到了一个奇异的世界之中。

当然实际上,在庐山上盛开的桃花是由于海拔高度的原因造成不同高度的植物有了奇特的生长规律。科学地讲:

庐山海拔大约1400米,山顶的温度与山脚下的温度差则有将近10度左右,而诗体中的大林寺就处于庐山典型的“花径”范围,因此这里的春天来得晚,走得也晚。

白居易是否了解这样的科学原理,未曾可知,但是这都不重要,白居易在此诗开头时用这种极具想象以及独特的视角将自己从惜春、恋春,到怨春再到寻春的过程描绘了出来。

虽然整个首句中没有什么生僻字,但是白居易却写出了美轮美奂的意境,尤其是开头的“人间四月芳菲尽”更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生活处处有惊喜

白居易在尾句中让自己想象的翅膀尽情展开,更加使得原本怨春的情感瞬间变成——爱春。

春天在白居易眼中变成了有着感情的、善于与诗人做游戏的一位小姑娘,活泼可爱。无形变有形,无情变有情。白居易心中的童心被激发了出来,难能可贵的是他用通俗的语言讲这种不可言说的感情妙趣横生的描写了出来,“千古佳作”之称实至名归。

细品之下,不难发现,白居易其实将自己比作了桃花,因为自己的直言不讳而遭受到了权贵的排斥,最终被贬江州。自己心内的那种怀才不遇以及对时下的不满全部付诸于诗句之中。而白居易更加可贵的是,善于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去发现本质,这其实也是他在用这样的诗句向我们传递的一种思想。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