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对给武汉作家方方写信的高中生 我有话想说

好句子 2009-03-29 06:16:07
相关推荐

前天,某自媒体发了一篇题为《一位高中生给“方方阿姨”的信》的文章,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原文大家可以直接从网络上按照标题搜。仔细拜读了下这位16岁的高中生的信,我也有一些话想说一说。

01 我怀疑这是否出自高中生之手

这是一个16岁的高中生能写出来的吗?一个高中生能够举出“家里来客人,女儿当着客人的面指出父母晚上太折腾,导致自己一晚上没睡好”这样的小黄段子吗?而且写信的人丝毫没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味,难怪有人说这更像是中年油腻大叔写的了。

反正我觉得我16岁可是写不出的,也许我是比较笨的这一类,每天都是在抓紧做老师布置的作业。可能现在的孩子都早熟吧,接触的世界比我16岁的时候接触的世界精彩。

如果这不是16岁的孩子写的,而是假借高中生的口吻写的,请你笔下留情,不要打着高中生的旗号,也不要随便打着其他群体的旗号来写,高中生的升学、学习压力也蛮大了,给他们减减压吧。

16岁少年是花季的少年,是纯真的,阳光的,是干净的,是自信的,是向往自由的。如果16岁的孩子被“教育”得心里有这么多的想法,那就背离了国民教育的初衷。

你就是读了“方方阿姨”的日记有感触写的,你就是一个读者。

02 我在想作家是什么?

初次拜读的时候,我很认同你搜索的结论:作家就是有使命感,用优秀作品鼓舞人、激励人的人。

再次拜读的时候,我就想啥叫作家?我也不知道,写书的人可以叫作家,写文章的人可以叫作家,写诗、词的人都可以叫作家……,作家应该是一个职业吧。

写西游记的作者可以叫作家,写水浒传的作者可以叫作家,写红楼梦的作者也可以叫作家。使命感应该是职业操守的一部分吧。

03 是否应该展露出武汉病态中的世间百态

关于“方方阿姨”的日记,我也没看过,也不知道她日记中的武汉是什么样子的,看信中的意思,“方方阿姨”信中展现的应该是被认为不好的。

抛开这件事情中大家讨论的焦点,换个说法:我们是否可以在大众面前展现中的武汉不乐观的一面呢?

诚如信中所说,现在的武汉需要的是正能量,现在的时代是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当然是在合法的范围内。

在大众的眼皮底下,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永远被遮挡的。疫情爆发之后,武汉自救,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进行援助,一支支救援医疗队,一支支自愿者队伍奔赴一线,他们在疫情的正中心和瘟神做斗争。

此时我们是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抗疫情。这些都是正能量,都是寒冬中的骄阳。在一片祥和的大环境之下,有没有一些让大家痛心的事情呢,这个肯定是有的,比如我们对野生动物的食用陋习,比如那些在疫情中去世的人的家属,他们肯定是同心的,又比如大家在家宅了2个多月了,大家的焦虑情绪了,以及封城2个月几百万人民群众生活物资的保障了,等等肯定会有一些做的不足的地方的。这些问题都是我们需要时关注的,需要去疏导、解决的。虽然是问题,但都是民生问题,执政为民,不就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吗?老百姓知道了这些问题,发现正在解决这些问题,心里也就不慌了。

对无知的恐惧才是引发恐慌的罪魁祸首!

多难兴邦,以前还小,我对这句话理解的不深刻,现在我可能能理解一部分了。

1998的抗洪救灾,2002年的非典,2008年的5.12大地震,2010年的4.14玉树大地震……,每次的灾难都是对我们中华儿女的警醒,对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检验,促使我们中华儿女们团结在一起,众志成城,奋发图强,共同战胜困难。

正是因为在灾难来临的时候,无数的不和谐局面挡在了我们面前,我们才能去解决问题,去完善自我。在抗争的第一线,除了胜利的喜悦也有很多让人伤心的不忍直视的惨痛,最终中华儿女都踏了过去,我们的国才不断的富强。

04 多元化看待问题

看到信中写的:“任何政权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否则就不会也有改革和创新了”。这个观点我是特别认同的。看到这里,引发了我对生活中看待事物本质的思考:什么事情也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都会有瑕疵的,所有我们才要换位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不断“打怪”的过程中升级。

没有什么是十全十美的,一件事情,在这个角度上看是挺好的,换个角度看,可能就不好了。

我大学毕业后直接在国有企业上班,享受着国家规定的节假日、国家规定的相应的福利待遇,觉得这都是应该的,没有觉得有多珍贵。现在跳槽到民营企业了,加班多了,节假日少了,福利待遇不如以前了,现在开始想念以前的好了。

就是这样,当你站在不同的位置去看待问题的时候,你得出来的结论是不同的。所以我们看待问题要多元化。

05 当今时代,鲁迅是不是还应该作为表率

看到此处,我也不敢妄加评论鲁迅先生。上学的时候我们就是一路学习鲁迅先生的作品走过来的。对于鲁迅先生的大部分著作,我也没有读过,但是我知道鲁迅先生是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毛主席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先生认为“救国救民需先救思想”,于是弃医从文,希望用文学改造中国人的“国民劣根性”。

看信中的意思,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光明的时代,鲁迅时代的使命不适合现在的时代需求。

不知道“高中生”是怎么理解鲁迅先生的。我觉得鲁迅先生“举国救民需先救思想”的看法,在当今社会一样适用。

我们现在在构建和谐社会,政府不断的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在全球化经济时代,国际形势变幻莫测,机遇和风险并存。如果老百姓的思想还在一片太平中幻想着天朝上国,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中华民族已经吃过亏了,流过血了,请别让前辈心寒。

总结:

请不要用“阳光”来绑架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成长,有各自独立的思维,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谁,在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求同存异,助力祖国腾飞。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