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综合

童年的美好回忆

综合 2019-12-18 16:25:01
相关推荐

篇一:童年的美好回忆

童年的美好回忆我的童年是在文革中度过的,当时的社会组织结构虽被破坏,但人的思想意识还没有被破坏,那时的人大多还是很纯朴的.所以,我的童年虽说没有现如今丰富的物质生活,但玩的方式方法还是很多的,就连石头、木块、垫圈和下跳棋用的玻璃球都是我们的玩具.还有我们自制的许多玩具,炸药枪、率炸药的螺帽、弹弓、铁环等等等等。

总之,童年虽说也有不愉快,也有不幸(可见我的博客里小说《诬陷》),但更多的是充满了童趣,或许是因为小孩子都没有太多可担心的事情,吃饱玩好就是他们最大的满足吧。不像今天的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被大人当作自己的美好愿望来培养,殊不知知识填进孩子的脑子里并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好事,就像我们自己教育孩子一样,老是不想孩子干这干那的,孩子只要吃好喝好穿好就好像我们已经养育好了我们的孩子一样。其实,教会孩子懂得礼貌,懂得做人的道理,教会孩子怎么做人才是根本。知识再多,我们的电脑硬盘还有格式化的一天,更别论孩子的小脑子了。

而我们当时的童年因为还没有今天人们的功利心,我们是在老师与家长的共同教育下自然成长起来的,回忆起来,除了吃饱穿暖还能在学习之外自由的玩乐,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怕是今天的孩子做梦也在渴求的东西吧。总之,童年,更多的是一种淡淡的幸福的味道吧。

篇二:童年的美好回忆

这几样东西,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其实他们都是我们小时候就地取材的玩具。虽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但小伙伴们却也玩得不亦乐乎。

先说石头,那是始于某次盖房子的时候,工地周围有许多圆滑的石头,不知谁看着好玩,就拿来玩,这东东又不能扔,我们那时候也没有那么多的见识,也不会用石头垒东西,后来就有人玩起了输赢游戏。就是在一井台上,或一个水泥地上,划一圆圈,剪刀石头布后,谁输了就先把石头放到地上,对方拿起自己的石头举到鼻子以上部位,瞄准对方的石头的上翘部分,松手,石头掉下去,把对方的石头砸出井盖或画出的圆圈就算赢,对方就要再拿一块石头出来,继续玩。因为只是一堆石头,赢了拿回家也没有一点用,只是玩玩而已。

木头就不一样了,来源也是建筑工地的小木头块,玩法也是输赢的玩法,因为当时家里都烧煤,赢了木头有的人家还能一用,这还有点用处。但好多小朋友,赢了以后回家的时候都是随手一扔的,拿回家的只是极个别的人。这就说明我们只是为了玩儿玩,而不是为了输赢而玩。

铁块就更不一样了,谁都知道铁能卖钱的,所以,铁块的输赢游戏小朋友们都是很认真的,有时候为了谁的动作的不准确还会两人吵一架的,不过,吵过以后还是要继续玩的。自从开始玩铁块以后,玩石头木头的就越来越少了,可见,孩子也是有私有观念的,谁的东西多了,那是可以换钱买东西的,那时候的钱可是同今天不可同日而语的。虽然一斤铁才几分钱,但一个冰糕也是两三分钱的,就是我十一二岁记事的时候,鸡蛋也才五六毛钱一斤呢。不过,那时候就是有钱也不一定能买着鸡蛋,因为鸡蛋是凭票供应的,一家每月几斤鸡蛋是有数的。吃完后就要等下月发票以后才能再买了。

想想当时,虽说物质生活相对贫乏,但我们的精神生活并不贫乏,甚至是丰富多彩的。就是到了电影《向阳院的故事》以后,四人帮人为的制造矛盾,把人分成简单的好人坏人,我们虽说不懂,以前和谐的楼房下一大堆孩子分成了两派,但孩子的天性毕竟是玩,不久,这一界限就不怎么明显了。可见孩子眼里是没有阶级斗争这一说的。

玩是当时我们的最大乐趣,也就是在玩中,我们学会了怎么交流,怎样与小朋友们相处;也是在玩中,一天天长大的我们,学会了许多日常生活常识;还是在玩中,我们收收获了纯真的童年友情,还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篇三:童年的美好回忆

此斗鸡非彼斗鸡也,要想知道此斗鸡是怎么回事,就请跟我一起走进童年,走进纯真的少年时代。

这是我从幼儿园到小学一二年级玩过的一个游戏,说起来简单,就是一个人提一条腿,单脚在地,蹦来蹦去的,把对方的腿斗得双脚落地就算赢。抓脚的方法有用手抓住脚中间的,也有用绳子什么的吊着脚的,但绳子不能太长,吊的高度一般要在另一只腿的膝盖以上才算数。当时玩的时候,孩子有大有小,小的个子太低,也没劲,是可以用双手抱肩的方法和人斗的,但就是用这样的方法,常常也是斗不过大孩子的,小孩子以摔倒或手放下肩膀为输。(中国散文网- www.sanwen.com)

斗鸡也分两人对斗和分班斗,双人斗很简单,一方败了就算完,这种玩法比的是力气和技巧。

还有一种是分班斗。一群孩子分成两半,一边找棵树当老营,摸着树就算回营了,脚可以放下来休息。游戏分两种,一种是斗败一个下去一个,到最后全部斗败的一方为输。另一种是自己有被斗败的人了,只要对方败一个,自己这边就能上一个,现在的成语叫起死回生吧。对方也一样,斗败对方一个人,自己下的人也可以再上一个,这样就会一个游戏玩好长时间,也不会分出胜负。直到大家都累了,一个个的满头大汗,才会恋恋不舍的离开游戏的人群回家去。

还有一点,就是这个游戏可以不受场地与夜晚的的限制,就是晚上,只要有灯光,也是可以玩的,大家会玩到九点多,这时,大人们就会来喊自己的孩子回家睡觉了。疯够了的孩子们会很大声的答应着自己的父母,意犹未尽的回家去了。

想想童年玩过的这个游戏,那种认真劲,那种投入,至今难忘,也许,小时候都是心无杂念的投入到一种玩耍当中才能学得快,也会愉悦了身心,锻炼了身体,还能体会集体活动带来的快乐,童年无忧,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有时候想想,现在的孩子玩洋牌、滑板、旱冰什么的,好像也是很投入的,但现在的孩子,总是被功课困扰着,不能静下心来玩,我们小时候,作业一个小时就全被拿下了,剩下的时间里,只要不是临近考试,什么时候楼下都有一群一群的孩子在玩。那时候孩子也多,不用走出自己的楼前就可以找到孩子玩,不像现在要好几个楼的去找同龄的孩子,小的家长还不放心,甚至有的家长陪着孩子去找别的小孩玩,要是我们当时,是没法想象的。

篇四:童年的美好回忆

小时候由于家长的一再告诫,我有点怕水,不管是奶奶家附近下过雨后的水坑,还是我们家附近的西流湖,我都是不敢下的。到了五年级以后,随着奶奶的去世,我的暑假就没有了可去的地方,这时候年龄大了,胆子也大了起来。暑假里,跟着别的孩子去玩,成为了经常。学游泳,也是我们一群孩子周游世界找到水以后的一种自然行为吧。

开始学游泳,还不敢直接下到湖里学,只是找湖边的小沟渠学。后来找到了引黄入郑的渠道,这里偏僻,人少,水也干净(不过,那时候还不知污染为何物),我们几个小伙伴甚至可以不穿衣服的下去玩,为的是回家的时候衣服不湿,好糊能家长。这里水较深,还好,渠道只五六米宽。我们一开始只是下水摸摸螺蛳什么的,时间长了,就忍不住孩子好奇的天性,学起游泳来了。只是,离岸边一米基本没有平缓的斜坡,学也无法真正的学,打哄玩玩而已。

后来,真正的学游泳,还是在西流湖里学的,那里有平缓的斜坡,人可以在斜坡上学。一般我都是先走到水齐胸的地方,往岸边游,这样就不会有什么危险。

由于没有老师规范的教,我学游泳,都是看人家怎么游,我就照样子学就是了,只是,学的过程中,保命是第一的,不管什么动作,只要不沉就行。学是学会了可是我的游泳动作中,除了蛙泳比较规范外,其他的都不规范。

当时由于以玩为主,学的也不快,倒是无意中,躺倒岸边,手里拿着拖鞋,放到头低下当枕头,不知不觉中,人随着水波滑下水去,憋着气,人也不怎么沉,手脚胡乱的动动,人就可以躺到水面不下沉了。哈哈,无意中最先学会的竟是仰泳。由于学会了一样,通了路,后面学起别的游法,就快的多了。

一开始学游泳,家里是不知道,后来学会了,慢慢的去的多了,家里也不管不问的,有时候,还带着弟弟去湖里玩呢。不像今天的孩子,一会不在眼前,家长就着急,更别说让孩子一个人去学游泳了,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

感觉我们那个时代,我们都是很幸福的,因为家长对我们的要求,只要学习说的过去,老师不到家长那里去告状,孩子按时回家吃饭,家长对孩子基本都是放任的,这样,就给了我们自由发展的空间,想学什么,只要不是要家长花钱的东西,我们都可以抽时间去学,而不会得到这样那样的不允许、不行、禁止等等的忠告。而这样反过来又加强了我们的自主能力和适应能力。只要孩子能自我节制,这种无为而治的教育方法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吧。

现在回想起来,学游泳其实很简单,我就是边玩边学学会的,学会以后,就要在以后的游泳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学习,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可以省力,有什么好的东西可以为我所用,无压力的学习,会在自得其乐中学的更快更好吧。

篇五:童年的美好回忆

所谓的门与洞都是我小时候玩玻璃球(注:我们当地土话叫弹蛋儿)里的游戏。小时候虽然不像现在的孩子玩具那么多,但我们有我们的玩具,弹蛋儿就是一种。弹蛋儿分大中小很多型号,一般的就是灯泡厂吹灯泡的一种白色的有点发青的玻璃球。还有一种就是下跳棋用的玻璃球棋子了。尤其要说一下这玻璃棋子,他们的花色也有许多种呢,里面的图案有単瓣儿的,有三瓣儿的,还有五瓣儿的,颜色也有单色的还有多色的,个头也有大的,也有小的,光个头就至少分四五种呢。

门的游戏玩法就是在一平地上划一个汉字门的形状,门前划一条横线,人站在横线后面发弹,谁的离门顶部最近,谁就可以先打。打得方法是,手握弹蛋儿,把弹蛋儿放在大拇指与食指之间,用大拇指把弹蛋儿弹出去,就因为是用大拇指把弹蛋儿弹出去的,所以才叫弹蛋儿吧。开打后,第一个打中对方,对方就算失败。要是多人游戏,打中一个还可以继续打下一个,你要是打不中对方,就该对方打你了。直到只剩下一个人或者两人都表示放弃为一局。

洞的玩法是,挖一个洞作为母洞,或画一个长方块作为基地,前面两米远的地方,挖五个洞,四角加中间。

挖好洞后就可以游戏了,先是在五个洞的地方往母洞基地的方向打,谁离基地中心最近,谁就可以第一个开始。开始后,由基地方向往五个洞的方向打,五个洞编的有号,要一个一个的进,进一个以后可以再打一次,当对方离你很近时,你也可以不进洞先打对方的弹蛋儿,把对方的打的远了,对方不能一次性的进洞,你就可以比他先进完了。目的就是阻止对方保证自己进完,进完后回到母洞或基地里,这一局就算结束了。

小时候,小朋友们不管买、拾、赢,反正谁的玻璃球多谁就自豪,谁就会在一群孩子的心目中很神气。男孩子们,放学以后,常常是三一群五个一伙的乐此不疲,有时候认真起来,会跪倒地上,眼睛离手很近的瞄准对方开球,还有的孩子手劲没那么大,还会手往前耸一下的开球,不过,那可是要按犯规算的吆。

玩到吃饭,楼下就会响起一片谁谁谁,回家吃饭的声音,这时候热闹的楼与楼之间很快就会安静下来,剩下的,不是别的楼的孩子,就是家长下班晚的孩子还在依依不舍的玩着。

回家洗手,洗脸,吃饭,就该写作业了。那时候的我们好像永远也没有忧虑似地,不像现在的孩子,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没写完作业是不准出去玩的。吃了饭还要继续的写作业,有的孩子手慢,会写到很晚,等写完了作业,也该睡觉了。年级越高,作业就越多,会写到很晚,根本就没有玩的时间。有的家庭,为了孩子的学习,连电视都不敢开,安静的一个看书,一个织毛衣,就这样陪着孩子。偶尔的写完作业出去玩,大人也不放心,时不时的,大人还会暗中保护,生怕孩子丢了,或被谁拐跑了。

而我们小时候,大人可是不跟着我们的,都是一个楼的孩子,一群一群的一起玩。没有被监视,被约束的玩,是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就是大人想看着孩子,每家都是两个以上的,你看谁?所以,还是任其自由好一点。无拘无束,正是我们的天性可以完全发挥的条件,人要是没了自由,思想也不会发展的更好吧。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